这玩具让一岁宝宝“剖腹”,赶快把它清理出去!

新闻故事


近日,连云港东海一个1岁孩子出现不明原因哭闹、呕吐不止,医务人员疑似孩子误食“不明物”导致严重肠梗阻,命悬一线,医务人员果断进行剖腹手术探查,找出元凶竟然是“海洋宝宝”。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经过救治,目前,孩子已无大碍。

  

10多天前,家住东海某村的王女士(化名)发现宝宝连续几天不对劲,经常哭闹,偶尔还会呕吐,她心想孩子可能受凉了,先观察观察再说,不料孩子情况不但没好转,还出现了反复呕吐,小肚子涨涨的,王女士赶紧带着宝宝到当地医院看病,当地医院为宝宝做B超显示腹腔内有肠套叠表现,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病情,10月21日,王女士和家人将宝宝转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救治。

  

刚入院时,宝宝肚子胀得跟小皮球似的,呕吐也很频繁,精神越来越差,医生发现宝宝肠梗阻十分严重,给予相应的治疗,可治疗2天后宝宝不见一点好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医务人员也十分迷惑。

  

10月24日,科室专家和医护人员聚在一起,针对宝宝的情况进行反复讨论,最终确定尽快施行剖腹探查手术,因为宝宝胸腔内粘连比较严重,可能需要切肠吻合术。

  

10月25日,在一切准备就绪情况下,宝宝被推进了手术室,王瑛珣主任医师带领医疗团队为宝宝进行了剖腹探查手术,手术中发现宝宝的肠管里有一个软软的异物,死死堵塞了肠管,导致肠管一点不通,切开后发现是一个直径大概3厘米、有弹性的球,原来导致宝宝肠梗阻的“不明物”就是它,找出“元凶”后,在场医务人员终于松了口气。

  

这个圆球取出来的时候还是完整的,等在手术室外面的王女士看到这个圆球立刻回想起来,这正是宝宝的姐姐从学校带回家玩的“海洋宝宝”,可能是在玩耍过程,被宝宝当糖果误食了。



看着这么大的球堵着在1岁的宝宝肠道里,王女士回想起就觉得后怕,幸亏医务人员果断手术救治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据介绍,目前宝宝正在进行术后消炎、补充营养治疗,如果能正常自助进食后,下周即可出院。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外科主任罗洪提醒,“海洋宝宝”其实是一种叫基丙烯酸的化学物质,由于含有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危害性非常大,由于其色泽鲜艳,很有可能被儿童当成糖果误食。一旦误食后,“海洋宝宝”在人体内“浸泡”变大后,足以形成肠梗阻,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千万不要拿给孩子玩耍,以免其误食。


专家提醒


医生提醒,如遇孩子误食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


,发现其中含镁、锌、锰、硼、钡、氯、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均含有毒性,对人体有害。“海洋宝宝”的主要成分为亲水性树脂,无论是皮肤接触(渗透)还是吸入其挥发性物质,都有可能会对儿童健康造成危害。此外,如果儿童误食,可能会在消化系统中吸收水分而膨胀,同时,经过胃酸溶解,会释放出毒素,对人体造成伤害。据悉,浙江、黑龙江等地均发生过孩子误食“海洋宝宝”,造成肠梗阻的事件。



 “海洋宝宝”好看但危险


一粒粒色彩缤纷如米粒般大小的珠子,经水浸泡后会“长大”近百倍,这就是颇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玩具叫“海洋宝宝”,也叫“生长豆”。然而,早在2010年5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已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儿童远离“海洋宝宝”,因为这种看似可爱的小珠子,实则是一颗颗“毒药”。


误食、接触“海洋宝宝” 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12日,记者从淇滨区淮河路的一家商铺中买到了小学生爱玩儿的“海洋宝宝”。这种玩具一袋售价5角钱,包装袋上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等信息,明显为“三无”产品。


记者将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珠子泡进清水中,约20分钟后,这些小珠子已“长”至黄豆般大小,一个小时后,如玻璃弹珠大小了。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勿让儿童玩儿“海洋宝宝”,称经检测该物品含有苯环或杂芳环的芳香类化合物,无论是皮肤接触还是吸入其挥发性物质,都有可能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危害。


13日,记者采访消化内科的医生。医生表示,如果小儿误食“海洋宝宝”,其成分不能在人体中被分解,将会导致肠梗阻,胃肠道受损害后,会引起腹痛等症状。而其中含有的色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进而损伤人的肝脏、大脑等。


文章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健康育儿测一测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进入测评系统。权威的测评软件,科学、精准呵护孩子的成长!
在公众号主页发送您想咨询的问题,静待专家解答即可

微信公众号ID : jkyec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