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代言、不炫耀、不简化




分享嘉宾:郭雪慧女士,爱读邦亲子联盟副理事长孩子们亲切地称之为郭郭老师,两个孩子的母亲。上海兴慧教育董事长,上海华夏进修学校董事,魔法作文创始人,悠逸学堂创始人。创业十几年,一直以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为原则,十年磨砺自创魔法作文这一品牌,独创了游艺式课堂,自如驾驭大语文巧妙激发学生兴趣,以兴趣盎然的课堂,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以丰富广博的知识吸引学生。在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启迪学生心智。

今天分享的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相信很多人都读过,特别是家长朋友们,作者尹建莉老师,这本书记录了她十六年的教子手记。

                   


我认为这本书当中最有意思的一些地方是:它有一些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爸爸妈妈在读的时候可以参考使用,可以在自己孩子身上试用,这些教育理念是有章可循的,这本书实事求是谈家庭教育,抛弃了空洞、讲大道理,是家长朋友们最实用的一本工具书。


当然,最值得提的一点是,尹建莉老师认为:我们培养孩子,更应该注重教导孩子如何成为一个自觉自信自立的人。


选择这本书的两个原因:首先因为我是妈妈,有着两位淘气可爱的孩子;另外,我又是一位从事十几年的作文教学的老师,所以更加在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深深感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书的名字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些爸爸说和他讲的没有关系,其实文中的妈妈可以扩充到整个家庭教育当中去,包括陪伴孩子的所有人,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今天以郭郭老师的视角,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子礼记,以尹建莉老师的方式谈谈我对教育的理解。所以今天不讲什么高深的大道理,想用一个个小故事和你一起分享,和您一起聊聊亲子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而妈妈是这个教育单位里的老师,我们常说妈妈是孩子的朋友、引路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员。


所以今天,我想从三点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想和大家说的是,作为妈妈守护在孩子身边,妈妈的守护该做些什么呢?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儿子特别喜欢到小区附近的游乐场玩,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用决明子堆出的沙滩,里面有许多玩家提供的沙漏,孩子很多,但都是自顾自、各玩各的,很多家长也陪在里面,孩子到了这里总是希望我也跟着进去,我说:这是孩子的地盘,妈妈就在这里看着你好吗?


儿子进去没多久,手里的玩具就被其他孩子抢走了,他向我投以求救的目光,我并没有进去,而是投以他鼓励的目光,告诉他:妈妈不参与,你自己解决,很快,他没有纠结玩具被抢走的懊恼,而是找来其他玩具继续玩,他用小铲子把沙子加入沙漏,这是沙漏下面的轮子飞快地转动起来,儿子很兴奋,转过头对我说:妈妈,你看!我建议他:你可以让更多沙漏同时转起来吗?他寻来了几个沙漏,满头大汗地向里面加沙子,可是总是这边的刚转起来,那边又停了,很难实现一起转。


这时,我又建议他了:你试着同时往里面加沙子呀,但这是一个人办不到的,他明白了,环顾四周所有自顾自玩的孩子,可是,他害羞了,不知道怎么去邀请,又向我投来了求救的目光,我依然没有说话,而是给了他鼓励的目光,扭捏了好一会,他终于鼓起勇气去和一个大的孩子交流了,我注意到了,他拿着铲子的手攥得很紧很紧,终于有了同盟了,他继续去说服另外的人,他们找来了更多的沙漏,开始同时地往里面加沙,成功了,沙漏都转起来了,孩子们很高兴,他们的举动吸引了更多的孩子,也吸引了更多的大人,他们和谐地一起努力着,儿子也因为这个场景兴奋得小脸通红、满头大汗,他穿梭其中指引着大家,遇到不听话的孩子,他会轻声地和他们商量,大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他会询问他们的意见,这一切,我只是静静地看着,内心欣慰着。


时间渐晚,孩子们该回家了,有的妈妈一声声呼唤,孩子充耳不闻,有的妈妈使劲地拖拽,孩子极不情愿,有的武力相向,孩子嚎啕大哭,我问儿子:宝贝,该回家了!儿子询问:妈妈,我再玩一会可以吗?


我说:可以,但你自己说要多长时间?儿子并没有时间概念,随口说一分钟!我说:一分钟很短的,你觉得够吗?他犹豫到:妈妈,你觉得多长时间?十分钟好吗 ?我说。他答应了,我们又安静了下来,哎哟,这孩子可真听话呀,其实,这并不是孩子听话,而是一次成功的沟通。上面的例子,是我陪伴孩子真实的事例,那么,您在这个事例中,发现我是如何守护孩子的吗?我们把守护孩子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动作


参与孩子一切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这个阶段,孩子基本和你是连体的;


第二个阶段:语言


用语言来代替行动,指令孩子的一切行为不再直接上手,而是让孩子自己直接去做尝试;


第三个阶段:目光


这时,我们只需用目光注视着孩子的成长,让他自己去解决任何的问题,不参与,尊重他们的决定,我们的目光只是赞许,只是鼓励,只是纠正,只是提醒;


妈妈的守护、动作、语言、目光,我想,就够了。


第二点:妈妈的底线


同样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曾经有一位五年级的孩子和他的妈妈慕名找到了我,妈妈一脸焦急,说孩子语文差,不会写作文,看到一脸木讷的孩子,我询问了他几个问题,比如:孩子,你喜欢读什么书呀?你自己想考哪个中学呀?孩子还没来得及答话,妈妈就喋喋不休地说起来,我没有打断妈妈,但目光一直在孩子这里,他的眼睛里没有反对的痕迹,我看着他,微笑地说:看来,,他的嘴角笑了一下,我继续说:孩子,老师想听你和我说,他看了看我,怯懦了半天!妈妈又忍不住了,捅着他说:快说呀,老师问你呢。我拉了一下妈妈的衣袖,鼓励他:孩子,你说!最后,他从牙缝里竟然挤出了几个字:和我妈说的差不多吧!


所以我想说的是,作为妈妈,我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我希望大家能做到三步:不代言、不炫耀、不简化!



不代言,您一定已经知道了,上面的例子就是妈妈代言的例子,我们有很多家长总是忍不住想要替孩子和别人沟通交流,其实孩子他自己可以的;


不炫耀,不要把孩子当作炫耀的工具,到处炫耀孩子的所长,比如说孩子会背几首诗,就去像别人炫耀,孩子会跳几支舞,就去向别人炫耀,孩子不是你炫耀的工具,更吓人的是,经常妈妈会用别的孩子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炫耀,你看,人家谁谁谁的孩子,你再瞧瞧你自己;


不简化,爸爸妈妈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很多东西理解不了,小的时候,给他读童话书的时候,甚至把一些原本美好的修辞手法去掉,而是用一些浅显的语言给孩子讲故事,孰不知,这样,你就错过了,教育他语言表达的机会;


再大一点,到了上中学,孩子青春期了,有一些问题他问到您的时候了,爸爸妈妈往往讳莫如深,认为孩子还小不能跟他讲,其实,孩子,我们都可以平等地尊重地和他坐下来聊,也许有些他真的,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我们可以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去跟他试着沟通。


我想说的这三点:不代言、不炫耀、不简化,也许这就是作为妈妈的底线吧!


接着想跟妈妈们聊聊,什么是妈妈的陪伴,很多妈妈也许要说了,陪伴?我天天都在陪伴他,瞧瞧:每个周末,我没有自己的时间,不是带着他谈钢琴,练画画,写奥数,就是陪着他做着一个又一个,赶着一个又一个兴趣班,备战一个又一个的等级考试,我怎么没有陪伴他呢?


此时,郭郭老师这里想说的陪伴,是高质量的,有质量的陪伴,作为一个作文老师,十几年的作文生涯中,觉得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脑子里是空洞的,笔下是没有内容的,写不出精彩的语句,提炼不出有内涵的观点。


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的孩子拥有着丰富的知识典藏,脸上流露着小大人搬的高深,挥洒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但是,您发现了吗?孩子们的童年哪去了?孩子们的灵动和无邪又哪去了?孩子们的闲暇自我哪去了?孩子们的友爱、情谊和交往又哪去了?


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这个读万卷书就是从书中感悟人生,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尝尽人间百态,但是从书中,我们可以体会,体会各种我们无法体会到的情感,同样,行万里路,就是让我们在生活中体味、感悟、理解,可是,现在的孩子,节奏都太快了。


我非常喜欢一篇文章,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是台湾的张文亮写的: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张文亮(台)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作为妈妈,其实我们就是在牵着蜗牛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的童年,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纯真的,他们的视角是独特的,我们又何尝不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地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中探出头来,这时,你会发现,原来,是孩子在陪着我们散步呢!


我想说的,妈妈的陪伴其实就是放慢脚步,慢慢地,跟着孩子一起成长,一起长大,XX先生有一本书叫《慢养》,讲述的也是他四个孩子慢养的过程,书中所提到的,他放任四个孩子自由自在,自然地生长,最后,他的四个孩子也都非常地优秀。


尹建莉老师的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关键是,看后面雕琢它的人,手里拿的是什么。如果他拿的是精细的雕刀, 也许它会变成价值连城的宝玉,如果他手里拿的是砍刀,也许孩子最后沦为了路边的平凡石子。所以,教育就是我们手中拿的工具,不同的教育会培养不同的孩子,我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教龄的老师,深深地感觉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老师只是能在课堂上教授孩子们知识,可是爸爸妈妈才是孩子品行养成的人。


前两天看到一篇博文:叫《寒门难出贵子》,可能有的朋友也看到了,故事虽然有些绝对,但是其中的道理就是父母总是用他固有的方式,固有的人生经验去教导孩子,那么难免孩子就会沿着原来的老路走,变成像父母一样的人,古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也许就是这个道理,父母总是用他以为对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想送给大家这样一首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只是从你身体中走出的独特的个体。



致孩子

            — 纪伯伦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出生,却并非来自于你,

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给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

但不要禁锢他们的心灵

因为他们的心灵居住在明天的房间里


你可以努力将自己变得像他们

你不能探访,甚至在梦中都不行


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昨天


你是发射孩子生命之箭的弓,

神弓手在无穷之路上瞄准目标,

他用神力折弯你,好让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让你在神弓手掌中的弯折令他愉悦吧,

因为他既爱那飞着的箭,也爱那坚稳的弓。



最近,二胎全面放开,身边的朋友都在讨论这个,郭郭老师,去年帮一个杂志社写了一篇二胎的文章,有的爸爸妈妈认为,一个孩子的亲子教育就已经头疼不已了,更何况是两个孩子,对,两个孩子不仅是教育的问题,还有他们之间相互相处的问题。


但是,我认为,无论怎样,我们不要把孩子当成是我们的附属品,一定要记着,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在妈妈的守护过程当中,我们只要做好守护,在妈妈的底线过程当中,我们只要不超越底线,在妈妈陪伴过程当中,我们要陪伴他,慢下来,了解我们周遭的一切,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悟,都深深地烙在他的成长路途中。


刚才提到的一个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家长很着急,想让孩子早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作为作文老师,更在于孩子语言表达各个方面的培养,其实,我觉得在孩子幼儿期间,就要通过妈妈的引导,让孩子多去听多去看多去接触,才能获得各个感官的刺激,激发他的思维活动,从而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


儿子也常常问我很多奇怪的问题,我总是让他自己先去想一想,大家都知道海伦·凯勒的故事,她的老师就是通过让她感知水帮她打开了语言的大门,孩子的语言能力一定是让他感知的,外国的妈妈总是认为只要没有危险就敢让他去尝试,而中国的妈妈却总是把孩子圈在怀里。


再给大家讲一个儿子的故事:一次,儿子和爸爸在花园里浇花,长长的水管不听他的话,总是溅他一身水,他很兴奋,不一会,全身就湿透了,这时,奶奶看到了,她很急,大声呼喊:不要玩了,快,身上衣服都湿了,容易着凉、容易感冒,弄得一身都是泥,我和他爸爸并没有去制止,也没有去管他,果然,过了一会,他突然冒出了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嗯,我想,这就是孩子自己体会到的吧!


但有时你也会发现,等到第二个孩子的时候,第一个孩子的育儿经验又不适用在第二个孩子身上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End


☞ 郭郭老师读书风采


全国爱读邦联盟--郭郭老师在线公益微信课堂


以爱读邦联盟为平台的育儿专栏


涵盖育儿,阅读,作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家长关心的问题,适合家有从学龄前到中学阶段孩子的家长收听!方式是每周在线微课分享,全国联盟群同步进行。


郭郭老师教作文微信课堂

定位以帮全国中小学生家长

解决孩子头疼的作文,打通孩子写作文任督二脉

让孩子从此不怕写作文


欢迎各位家长朋友们加入爱读邦亲子联盟

后台回复“小编“添加微信

小编拉你进群!

读好书丨遇高人丨会众友
长按二维码关注爱读邦

投稿请联系微信:rincle2014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郭郭老师在线课堂过往语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