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致敬奋斗:那些行走在“Mary/翠花”间的年轻人

Mary 

 翠 花


最近几年,每到春节,这样的段子就开始流行:“这几天,北京写字楼里的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Justin挤上火车,陆陆续续回到铁岭、回到福建、回到广西,名字又变成了桂芳、翠花、秀兰、大强、二饼、狗剩……”无疑,段子令人发笑的同时,也流露出所谓“城里人”对农村的一种刻薄的优越感。但当我们走近Mary/翠花们,我们感受的却是一个令人尊重的词:奋斗。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1 


  今年正月十五一过完,来自山东莱阳农村的林毅阳拖着两个塞满食物的箱子,坐汽车转火车,再坐飞机,回到了在日本东京留学租住的屋子。在他打工的饮食店里,没人知道他在山东的乳名垚垚,大家都叫他Coffe


  随着务工浪潮、高等教育将农村青年们一拨拨带入城市甚至海外,大量的城市工作者上班的时候是光鲜亮丽、能力突出的Mary,回到农村的家里,依旧是姑舅眼中勤劳能干的翠花。


  “就好像,Mary代表了我工作的城市,高大上充满神秘感,翠花代表农村的家乡,土里土气的却很真实,但无论在哪,无论叫什么,我还是我,得靠双手奋斗才能生活。”在北京一家婴幼儿早教机构当保育员的蒋丽娜说。


  “我在店里主要给婴幼儿做游泳和抚触按摩,平均一天20多个孩子需要我来抱,哄着洗澡,再哄着按摩,从早抱到晚,胳膊酸得发抖,咬着牙也得抱紧。我就告诉自己,现在不吃苦,回家就要吃土。”22岁的蒋丽娜让自己的话逗得哈哈大笑。


 2 


  基层走出来的翠花们没有硬气的背景,也很难“拼爹”,唯有努力再努力才能在城市里站住脚。


  最近,不少人被最近上映的电影《乘风破浪》中一句台词戳中了泪点:都是小人物,就别说什么大话了,活着最重要。


  靠奖学金和打工活着的林毅阳说,每天做工10小时,才能赚够生活费和学费,每天不是挤地铁上学就是挤地铁打工,夜班工资高,几乎每天都干到凌晨一两点。“累得站不住的时候,想想马上就要拿到毕业证的喜悦,也就不觉得累了。有了目标就去奋斗,这样的生活我喜欢。”


  “也许因为出身农村,我从上学到工作,一直谦虚恭敬,发脾气、耍性子不在我的词典内,生怕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被打翻。其实我也有喜怒哀乐,只是不太会表达。”在北京市做公务员的刘照会在家乡小有名气,他的奋斗经历可谓是“翠花变Mary”的升级版——“二娃变刘处”。


  “通过苦读和拼搏得到了学历和金钱,却总感觉失去了青春。在北京12年了,越来越怀念家乡,虽然我也清楚,乡愁是短暂的,为了生活还是要继续在城市奋斗。”刘照会说。


  如同名字一样,来自湖北恩施一座苗寨的曹闯“闯”京城已经4年了。复读两年考上大学,从未碰过画笔和键盘的农村娃学了动漫专业,用他的话说,别人已经开始用软件做图,自己还在背键盘字母!大学期间,他付出的艰辛多于常人数倍。


  动漫讲究效率,为了多出些成绩,曹闯工作后经常窝在合租房里熬夜做图,当他参与设计的小游戏第一次上线时,兴奋得难以言表。“其实那只是个很小的测验游戏,但是它给了我继续奋斗的信心和勇气。”曹闯说。


  如今的曹闯有着丰富的动漫制作经验,创业的想法一直盘旋在脑海。


  “这次春节我回到家希望能找到合伙人,一起在当地开一家信息软件公司,但乡上和县上并没有人对我的想法感兴趣。那里的现代化水平与城市差得很远,动漫开发甚至是零,我想回家发展,却发现行不通。”


 3 


  千千万万翠花们走进城市变身Mary,这一过程焕发着充满正能量的时代精神,也是中国城镇化浪潮的大势所趋。


  但是,对农村而言,他们的离去也是一种损失。城镇化浪潮拍打着农村脆弱的神经,着基层最重要的发展力量——劳动力。农村越来越难留住新生劳动力,是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


  农村同样需要Mary/翠花们,这是当下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迫切需要,也是着眼长远、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基所在。


  当前,我们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为农村打造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吸引一部分走出去的Mary/翠花们返乡发展,让他们的奋斗之路更宽广,走得更顺畅。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

记者:张曦


主编:孙爱东

编辑:魏春宇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