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人荐读 | 王元博 : “阅读抵达存在的无限可能”


法语人按:在这个碎片化信息时代,法语人们更多地依赖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来获取资讯,更少地捧起书本阅读。不少法语人甚至从未亲近过法国文学,从未完整地阅读过一本原著或译著。然而,即便互联网为我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书本也是不可替代的,阅读仍拥有重要的价值。


于是,法语人开启了这样一个全新的栏目——“法语人荐读”,希望热爱阅读的学生、老师、书籍爱好者都参与进来,或分享喜欢的一本书或几本书,或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或分享读书方法。


作家毛姆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希望法语人这个新栏目能成为大家精神上的“避难所”,让阅读的光亮温暖更多人。


 本期荐读者 



王元博,出生于1996年,现就读于南开大学法语系三年级。法语人专栏作者、致力于中世纪法国诗歌及法国诗歌史的研究。


▲ 法语人荐读 - 王元博


啊雨后巴黎的心在扑扑跳动

下了这么多雨她还觉得快乐吗

 徐知免 译

摘自路易·阿拉贡《春天的不相识的女子》


 我想推荐一本书 

之 《法国现代诗抄》


法国现代诗抄

[法]瓦莱里 等著 / 徐知免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我想推荐的一本书是徐知免先生翻译并编选的这本《法国现代诗抄》,里面收录了法国十九世纪末及二十世纪一些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其中包括克洛代尔、耶麦、亨利·米肖、圣琼·佩斯、勒内·夏尔、夏尔·佩玑、阿拉贡、、苏波等等26位诗人,同时也涵盖了当时法国诗坛盛行的所谓从象征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的种种流派。


我觉得可能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合辑更像是一场短暂但唯美的语言展览。而对于法国诗歌研究者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入门机会、一本索引,可以在寻找原文与译作进行比对的同时,由此进入不同诗人们的世界。


我们最后可能还是要回到“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读现代诗”这个问题上,这同时也是在回答“为什么在荐读的第一期专栏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诗集”,如果从诗歌的定义本身出发的话,或许可以得到一个答案或者得到答案的可能。我想到诗人包慧怡曾经引述保尔·瓦莱里关于写诗这个动作的定义:“写诗这个动作,它就是要试图恢复和重建所有在时间长河当中或者因为我们个人的能力不足而失散或者被消退的美妙的瞬间。”



包慧怡在阐释这则定义时运用了一个比喻:用把一朵玫瑰花杀死、制成一瓶玫瑰精油的方式,使她原本芬芳不过一个夏天的香味可以延续五年、十年或者更久的时间。——诗歌本身作为一个意象密度巨大的、极富音乐性的语言载体,自身亦成为一串绝美的意义密码。解密的过程中,我们要调动我们所有的感官,甚至是一切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对于我们来说,阅读诗歌成为了一场存在的历险。我们借此通向那些蕴含无数死者的远古之夜,在我们所存在的时空交点上延展开不同的结界,通往无数的历史、世界,甚至宇宙。


一切文学样式里,也许只有诗歌的语言才能完成这种抵达。包慧怡还在另一个场合说过:“好诗近巫,不仅演绎语言的可能性,也向存在的森林倒推开一扇镶嵌晨星的门。”诗歌的意义就存在于写作或者阅读它的过程之中,即探寻存在的无数可能性的这一过程本身。

 


推荐书单 

  

在这个即将开启的新栏目的第一期,我还挑选了其他九本我喜欢的书,且一并附上推荐它们的缘由。它们其中几本的作者曾评论过另几本著作,相互勾连缠绕。


在这个早已现身的、万物渐绿的三月,希望我们每一个法语人都可以重新寻回阅读带给我们的、最初的悸动。

 


1

贾科梅蒂的画室

[法]让·热内 著 / 程小牧 译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这本书被毕加索称作他所读到过的最好的艺术评论。


我个人却被热内在其中所谈论的“孤独”深深打动。一种所有存在物剥开外在的一切后呈现的、最本质的、等同的、珍贵的、深深沉浸其中的孤独。


程老师奉献了完美的译者序和绝美的翻译。一切艺术创作应该带着极度的专注与远古的死者对话,源于伤痛的纯美会将幽暗的千年点亮。“如果我只是我所是,我就坚不可摧。是我所是,且毫无保留,我的孤独认出您的孤独。”

 

 

2

福楼拜的鹦鹉

[英]朱利安·巴恩斯 著 / 但汉松 译

译林出版社


巴恩斯与法国文学渊源极深,在他所出生的知识分子家庭中,父母皆为法语教师,哥哥和妻子分别从事哲学研究和文学出版。


以作者甚为喜爱的法国作家福楼拜从鲁昂博物馆借出的那只鹦鹉为线索,从微妙的角度切入,他打破了文学批评、传记、文学史、戏仿、仿真叙事和虚构的界限,完成了一次充满魅力且无法归类的文学书写。


抛开所有技法、形式以及由此带出的意义不谈,巴恩斯为我们展示了一种阅读/书写法国文学的趣味和方法上的可能。

 

 

3

文字·传奇

袁筱一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九堂别样的二十世纪法国文学课,这本合集正是由袁筱一老师一门公选课的讲稿整理而成。


按照“作家生平 + 代表作分析”的程式为我们逐一解读了从萨特到米兰·昆德拉等九位最具影响力的法国/法语作家的“其人其文”。讲稿的篇幅和文体、作者独具的忧伤灵动的文笔,是了解法国现代文学最好的入门书之一。


我想到用袁老师自己化用刘小枫的一句话来描述这本书再合适不过:“用文字的性感抵御存在的死感”。

 


4

文艺杂谈

[法]保尔·瓦莱里 / 段映虹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段老师在译序中说得好:“如同任何真正的诗人,雨果是第一流的批评家,保罗·瓦莱里对雨果的评价,完全适用于他自己。”


这本瓦莱里的文集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对几十位法国诗人、作家(以及歌德)的评论和分析、后一部分则是瓦莱里的诗论。对于这位以超绝的意志日复一日不断冥思并将之源源不断地记录下来的思想家,对于这位曾用“声音和意义间被延长的犹豫”去定义诗歌的诗人来说,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诗人马雁引用书中原句评论这本书说:“创造的领域也是骄傲的领域,在其中,脱颖而出的必要同生命本身是密不可分的。——这句话道出了瓦莱里文艺观念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文学的荣誉。”

 

 

5

黑暗中的女人

吴雅凌 著 / 华夏出版社


我一直试图在法国文学研究者中找到一位像包慧怡之于英语文学、范晔之于西语文学一样,译著和创作都硕果丰富且两相融合的人,直到我遇到吴雅凌。


在这本副标题为“作为古典肃剧英雄的女人类型”的文集中,她描绘了神话中的女神(阿芙洛狄忒)、肃剧中的女主角(安提戈涅)、中世纪的女诗人(克里斯汀·皮藏)、十九世纪的女雕塑家(卡米尔·克洛代尔)、二十世纪的女小说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和女哲人(西蒙娜·薇依)等等。


整本合集仿若一个巨大的互文场,笔调纤细却充满柔情。在《上海文化》的一篇专访中,吴老师曾提到自己求学的经历:“[...]认识的视野停留在二十世纪,往前至远到十六世纪。后来因机缘巧合开始接触一些西方文明源头的东西,始知学问尚有深浅。”——我想我们可以从阅读这一本书开始,和吴老师一起亲近这些人类文学艺术最早的、也是永恒的母题,一直以来,正是它们蕴育着我们。

 

 

6

Paroles  de Jacques Prévert

 COLLECTION FOLIO 

 Éditions Gallimard

 

 “两只蜗牛前去/ 参加一片落叶的葬礼……”——国民诗人雅克·普雷维尔用最易懂的词句、重复变幻的语言游戏创造了无数不可译且不可忘的诗篇。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普雷维尔开始,观看一台又一台,主角为法语的最简单而神奇的表演。


清浅的语言屏障之下,是无尽而绝对的自由。阅读《话语集》让每一位法语学习者回归到本源的初始状态,重新试图理解:“法语”究竟意味着什么。

 

 

7

恋人絮语

[法]罗兰·巴特 著 / 汪耀进、武佩荣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巴特式的、太巴特式的,以《少年维特的烦恼》为宿主,这位法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随笔作家,以柔情蜜意的笔调幻化出绚烂鬼魅的后结构文本之翅。


没有什么主题比“爱情、语言、文本”更具有话题性和不可抗拒的魔力了。我们是否曾经这样思考过爱情凭何存在。袁筱一在她的课堂上总结到:“当语言无法得以建立时,爱情不复存在。”。”

 


8

追寻逝去的时光(读本)

[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 周克希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在人生中的很多个时刻会想到普鲁斯特试图告诉我们的秘密。也许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动作、一瓶香水的气味、或者列表中随机播放的音乐,回忆巨大繁复的迷宫及其不可复得的全貌高悬于一种纤细知觉的尽头。——而《追寻逝去的时光》所容纳的秘密又远不止于此。


周克希先生摘选了原著中知名的段落,由简练的提示话语串接在一起,形成这样一个单行本。读本无法替代原著,但却能成为打消读者担忧、以此来进入普鲁斯特世界的一本攻略。


 

8

如何读,为什么读

[美]哈罗德·布鲁姆 著 / 黄灿然 译

译林出版社


《西方正典》的进一步简化版,因此而更适合文学入门。


每一个文学爱好者都由衷地羡慕布鲁姆自年少时起对经典的烂熟于心,“我们肯定不欠平庸任何东西。”——他如是说。他用他一生的作品来证明他所谈论的那种“读者的崇高”。


我认为所有文学学习者都应该自觉地培养和训练对各种文学体裁的敏感度、理解力甚至是喜爱。以短篇小说、诗、长篇小说、戏剧为分类,布鲁姆为我们铺陈出一个很好的开端。:“让我们出发吧,并承受我们如同时间。”



9

马雁散文集

马雁 著

新星出版社


马雁,诗人,于1997年至200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这本书似乎与法国文学关系不大。由马雁的随笔、文艺评论、日记构成。


阅读马雁时我总想到德国诗人、剧作家Heinrich von Kleist那句话的法文译文:“Ami, ne néglige pas de vivre[...]”——她从来没有négliger de vivire,她就生活在她生活的每一个矛盾、每一个时刻之中、痛苦而精细,却依然蓬勃,而这种蓬勃,就是永远涌动在她文字和灵魂中的“元气”。


她永远直面她的人生,并且从未曾间断阅读、写作和思考。我没有在我的生活中遇见和她相像的人。遗憾的是,她在很年轻的时候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我真想,化用包慧怡在墓地中所遇见的一句动人异常的铭文来说,我真想“走路去天堂”,把她带回来。

 

 

 结语 


我想,关于阅读、人类以及我们所置身其中的世界,没有什么比多丽丝·莱辛那篇获奖辞《远离诺贝尔奖的人们》描绘得更清楚了。


“我们有一座文学宝库,源头可以追溯到埃及、希腊和罗马,它们都在那里。这文学财富,被有幸接触到的人一次又一次发现,如果它们未曾存在,我们将会多么贫乏而空虚。” 即使万物毁灭、世界从此消失不见,但“讲故事的人会一直在那里。”,无论怎样,是我们的想象“塑造我们、保持我们、创造我们”,那些“讲故事的人、梦的制造者、神话制造者,是我们的凤凰,代表着我们最好的一面,也是我们最富创造性的一面。”



莱辛不无温情地以她所热爱的非洲大陆为图景,让我们跟随她的讲述来到南非某个干旱的地方。一位可怜的年轻女人,步履艰难地穿越滚滚沙尘等待取水。


她曾是班里最好的学生;她想离开那里、带她的孩子们到一个有图书馆的地方去;她想象着自己的孩子“将生活在大图书馆旁边,享受好的生活”;她所读过的唯一一本书,是在商店柜台上找到的那本残破的《安娜·卡列尼娜》:知识、图书馆、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孩子——这构成了她美好梦想的全部。


演说的最后,莱辛再次回到这个女人身上,似乎试图借此向我们每一个听众发问:“我们想到我们比她好——我们不是食物充足,衣橱挂满衣服,物品过剩得透不过气来吗?那年轻女子和那里的妇女们三天没有饭吃时却在谈论书籍和教育,我想,正是她们可以界定我们。”



- 本期法语人荐读 -

策划、审编

法语人主页君、小编

 

视频录制及后期制作

南开大学英语系 赵磊 ( TOM JACKSON STUDIO )


视频配乐

An Ending, An Beginning 

- Dustin O’halloran / Peter Broderick

봄날, 벚꽃 그리고 너 

- Epitone Project


- 文末福利 -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法语人书籍”

可获得法语书籍资源一份。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想和更多法语人分享

请在留言区写下你喜欢的书和阅读感受

如果你想成为下一位“法语人荐读者”

请联系法语人主页君(微信:francophone123)

欢迎参与到“法语人荐读”栏目中来!




- 法 语 人 -

你 最 亲 密 的 法 语 朋 友


更多的法国圈资讯,请关注“法语人”

做最用心、最踏实、最真诚的公众账号


▼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获得法语资料&加入法语交流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