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怕痛”的改革一定不会成功


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连力主改革的洋务派也难以想象号称“亚洲第一铁甲舰队”的北洋水师,竟然如水中月、镜中花,被东瀛小国打到全军覆没。

为什么清政府主动改革,并没有使大清朝蒸蒸日上,洋务运动后的“船坚炮利”,也没有改善被殖民的命运?其原因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可以发现,保守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内涵特征,回望中国历史,改革只要涉及到“体制”,便举步维艰,历代变法者也大多“不得好死”,商鞅被车裂,王安石死后被抄家,所以一遇到真正需要变革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人站出来说“祖宗之法不可变”。

 洋务运动的失败也源于此,即“重器物轻体制”,洋务派的核心人物、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给总理衙门的一份信中明确提到:“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在我们后代人看来狭隘可笑的论调,竟是清廷改革派的核心理念。而当时与清朝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日本,在受到列强侵略后,痛定反思,提出“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高度重视体制机制变革,全面向西方学习,很快成为世界强国。最终,历史以战争的激烈方式,对中日两国变革之优劣作出了评判。

上世纪,重视“科学”轻“制度”,不少人都坚信只要配好氮磷钾比例,就可以亩产翻番,于是各地不断传出丰收的消息,1958年6月8日,人民》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5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2105斤,而到9月25日,广西环西县红旗人民公社水稻亩产已经到130435斤,而泡沫总会破裂,。而粮食问题的解决最终还归结于体制机制的突破,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开创的“联产责任承包制”改变了整个中国,实施一年后,小岗村粮食产量相当于全生产队1966年-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再回到当前,我国经济已持续下滑8年,虽然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但效果不佳。最为典型的是东北地区,国家高度重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从2003年开始,,但很遗憾,我们仍未走出“重物轻制”的思路,每次《意见》的核心都是基础设施项目和资金支持,缺乏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变革,投入大量资金,但结果是:营商环境愈发糟糕,人才和要素流失严重,在竞争中逐步掉队,这更值得回溯历史,深思其原因,当前地区差异分化,经济持续下行,资金和项目并非关键,体制机制才是关键。

再举一个例子,多年来我们倡导发展民营经济,但在利益集团阻碍下,制约民营经济的瓶颈性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特别是近几年,经济越下行国有企业越会利用政策垄断优势占领市场,由于力量悬殊,公平竞争机制难以起作用,原来还能吃点残羹剩饭的民营企业失去了捡破烂的机会,甚至被挤出市场,民营企业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小,在政府主持的各种会议中,,以及不少大企业的领导,于是经济越下滑,民营企业越艰难。

当前我们看到的是,在既有利益集团和旧有制度惯性阻碍下,放慢改革步伐符合很多人利益,有人比喻道:过去人们曾经手拉手围成一圈在跳舞,然而现在围成圈的人们却在“手拉手倒下去”,即使有人想站起来(进行改革),也被左右两侧的人拉住,身体无法动弹。要破解这种“协调性的失败”,必须更大力度的改革。

改革会痛,但如果我们总是顾忌改革的痛苦,不愿意承担责任,继续缩手缩脚无所作为,那么结果可能会较我们想象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