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中国老故事》给孩子的中国记忆

嘉宾
介绍
 
杨小咪
任职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童书编辑。编辑过上百本童书,专攻儿童文学。爱读书,爱编书,喜欢美好有趣的事物和人。

课程
内容
民间
故事集《中国老故事》

 
 
故事
插图
部分插图欣赏

科技
与故事
“嫦娥一号”和“天宫一号”

本来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和《西游记》故事中住着玉皇大帝和其他神仙,被孙悟空大闹过的地方。
可是,明明它们分别还是绕月人造卫星,宇宙空间站。

很有意思吧,科学的产物,我们却用了古老神话中的人物为它命名。让冰冷的机械多了温度,也更贴近我们的心灵,带来许多的浪漫的想象。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名字,很中国。
因为只有我们中国的老故事里才有这个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用来给卫星命名的“嫦娥”,是我们的一个文化符号。
而这样的文化符号,在我们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里,其实比比皆是。
 
可在大部分孩子的眼中,他们只认识这些是古代人,而这些人的名字、背后的故事,却很少知道。

知道这些故事,不知道故事里的人物,也就是不知道很多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随着孩子阅读的深入和拓展,接触到传统经典时,就会极有可能不理解其中的成语、典故、历史,乃至不能理解语境而无法明白背后的含义。自然,阅读也会受到影响。而更远一些,孩子们会因为与这些文化符号的断裂,与自己国家的文化也会越来越疏远。

《中国老故事》,顾名思义,当然是中国的、古老的故事。然而,这样说并不够,中国的故事,岂是区区一个“老”字所能涵盖的?这些故事,缤纷灿烂如山河大地之上的野花,又如空气一般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气质、智慧、审美、灵气、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是能够为孩子的童年,种下属于中国的记忆,属于传统的记忆。这样,不管孩子走的有多远,都会记得自己的来处,都会记得深植于自己血脉深处的文化。

后羿
的故事
 

很古很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排成长串,一个落了,一个又升起来,热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五谷田苗被晒焦了,草木也枯了,什么吃的都没有。这时,来了一个叫羿的人,他拿着弓箭,一连射下九个太阳。眼看太阳只剩下一个了,羿却还要射。这时候,人们劝阻他不。要是太阳都被射下天空,就会五谷不再生长,草木不再发芽,人也活不成。于是,最后一个太阳就留了下来。

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叫做《后羿射日》。它以一种神奇的想象方式为我们还原了远古的一些历史信息:
比如,那时候天气一定很热。要不,怎么会说天上有十个太阳呢?
如何才能凉快一点呢?人们认为,只要有个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就好了。

而真实的情况是,羿生活在距离我们现在非常遥远的时代,远到那时候的人被我们现在称为原始人。他们的生活状况,我们虽然知之甚少,倒也不难想象。严寒酷暑、风雨雷电、毒蛇猛兽当时都是人类生活中的最大的威胁。种种现象,使得人们对大自然又依赖又敬畏,还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可是,当时的人们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各种大自然的奥秘。于是,大家就把大自然想像成类似人的角色,都有情感。洪水,是因为天神发怒了,要惩罚世人;雷雨,是雷公电母造成的……

当时没有文字,更别提史书了。人们除了结绳记事以外,只能靠口耳相传,把自己所理解的自然的秘密传给后人。然而一代一代,人们对自然的了解在增加,征服自然的渴望也在增加。于是,那些生活经验、热切盼望以及幻想就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神话。

盘古
开天辟地
 

远古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天地的形成呢?
《盘古开天辟地》里说:原来天地清浊不分,是混沌一团的。后来生出一个英雄叫盘古,他见风就长。他长高一丈,天就高一丈,他长十丈,天就高十丈。他拿着一把利斧,东砍西凿,天地渐渐大了起来,清的上升为天,浊的下降为地。后来他死了。他的眼睛化成日月,头发化成森林,四肢化为山岭,骨骼化为矿藏,从此出现了天地、世界。

桃园
三结义
 

张飞和关羽比赛力气而打起架来,人们上去劝,可谁也拉不开。这时候,恰好刘备经过,上前一拨拉就把两人分开了。
经过一番厮打,张飞和关羽都佩服对方的力气,又经过刘备从中调停,成了好朋友。于是三人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拜盟结义。
一般结义是按年龄排行次,可是张飞却要按力气大小来排。刘备便说:“那我们就比比谁能把鸡毛扔到房顶上去。谁先扔上房顶,谁就是大哥。”
张飞性子急,抓来一只鸡,拔了几根鸡毛就往上扔,可怎么也扔不上房顶;关羽也拔了根鸡毛使劲往上扔,可也没有扔上去。轮到刘备了,他把张飞、关羽拔过毛的那只鸡轻轻一扔,鸡上了房顶,鸡毛自然也上去了。于是,刘备做了大哥,而张飞扔的次数最多,可又没扔上去,就排行第三。

聪明
的鹿
 

山里有一只老虎,很凶恶。
有一天,它遇上了一只鹿,想把它吃掉。
可是这老虎从来没有见过鹿,就想问个明白再吃。它问道:“喂!朋友,你头上的那两个像树杈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呀?你身上怎么有白点呢?”
聪明的鹿见老虎很傻,就扬起头来对它说:“朋友,你难道连我头上的虎叉都不知道吗?虎叉,就是吃老虎用的。我每吃一只老虎,身上就长一个白点。”
老虎一听,可吓坏了,撒腿就跑。跑的浑身是汗,正巧遇上一只猴子。猴子问它跑什么,老虎就把自己刚才遇到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猴子。猴子一听,哈哈大笑,知道老虎上了当,就跟它说:“你上当啦!那是一只无用又胆小的鹿,只不过跑得快点罢了,有什么可怕的。走,我和你一起去把它捉来当午餐!”
老虎不相信,还是不敢去。猴子又说:“我跟你一块儿去。你要怕我跑掉,把我绑在你身上。”老虎这才放心去了。
鹿一看,老虎驮着猴子一齐来了,知道要坏事。但是,它没跑。它大声对猴子说:“猴大哥,你早就答应给我送三只虎来,怎么才送一只来?”老虎一听,又上当了,扭头就跑。结果跌死在山涧里,猴子也被拖死了。

全面了解《中国老故事》之后,再来看一首童谣吧。每句话就是一个故事,不得不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呢!
 
话说盘古抡斧把天地开,
女娲抟(tuán)土造人来,
灶王爷的嘴巴馋,
秦琼敬德保平安。
又见达摩一苇渡长江,
七夕牛郎织女会,
岳飞尽忠报国恩,
石敢当千里降妖王。
更有田螺里养出好姑娘,
兔子偷瓜哭红了眼,
石磨出盐咸了大海。
还有文成公主传佳话,
广西的刘三姐会唱歌,
赵州的石桥修得好,
八仙过海显神通。
中国的老故事一筐筐,
听我跟你慢慢讲……


 
咿呀呀父母在线
最有价值的育儿知识分享社区
服务0-12岁儿童家长
优质问答
在线讲座
达人专栏
育儿活动

关注并置顶我们的公众号了解更多
微信号  yiyaya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