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平、肖仕华/八十年来云南盐业史研究综述

摘要:八十年来,云南盐业史研究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时期,不同时期有其研究的重点和特点。就研究内容而言,不同时期既有继承,又有拓展。就研究方法而言,虽较单一,但也有创新。就学术队伍而言,力量有所扩大,但未能形成团队优势,不利于开展规模化研究。从纵向来看,八十年来滇盐研究有了较大进步,研究视角呈现出了多元化特点。从横向比较来看,不足也很明显。这些不足必将成为下一步滇盐研究突破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滇盐研究;回顾;展望

 

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科研院所对矿业史研究的日益关注,政府部门对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内涵建设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在几个全国性研究平台(如《盐业史研究》期刊、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盐业史专业委员会等)的牵头和组织下,中国盐业史研究步入了新的辉煌时期:一些系统性、规模化、影响力大的辞典(如宋良曦、林建宇、黄健、程龙刚主编的《中国盐业史辞典》)、专著(如钟长永的《中国盐业历史》、张小也的《清代私盐问题研究》、林建宇的《中国盐业经济》)、丛书(如曾凡英主编的《盐文化研究论丛》,从2006年至2014年已经出版了7辑)相继问世,相关学术论文更是大量涌现。更可喜的是,部分高校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为中国盐业史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

就近年来研究成果和学术队伍而言,海盐史研究沿袭传统优势,学者众多,成果丰硕;井盐史研究迅速崛起,团队建设成效显著,成果呈现出井喷式发展趋势;池盐研究重新受到重视(如以2014年5月30日至6月2日在山西运城召开的“第一届河东盐文化历史与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必将掀起池盐研究的新高潮),大有重振昔日辉煌之趋势。而就井盐史研究而言,川盐研究无疑执井盐史研究之牛耳。云南作为中国十大产盐区和主要井盐产区,盐业发展在云南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术界对滇盐的研究虽然无法与川盐研究成果相比,但还是出现了一批值得称道的论著。可惜的是,如同滇盐研究的相对薄弱,对滇盐研究的系统总结亦缺乏。因此,总结八十年来的滇盐研究成果,即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致敬,也可对未来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很有必要。

一、通志、方志、综合性研究成果

民国时代,云南共编撰了两部省志:《新纂云南通志》和《续云南通志长编》,其中,《新纂云南通志》卷一百四十七“盐务考一”、卷一百四十八“盐务考二”、卷一百四十九“盐务考三”对清代及以前云南盐业有专论,卷一百五十二“财政考三”对云南“盐课”进行了梳理。《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卷五十六(“盐务一”)至卷六十(“盐务五”)分别从场产、运销、征榷、缉私、职官、经费、借款、稽核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民国时期的云南盐业。

史料和方志是研究的基础。在云南盐业档案史料整理和方志撰写方面成果虽然不多,但是,吴强、李培林、和丽琨编的《民国云南盐业档案史料》、《云南省志·盐业志》两部书为滇盐研究,特别是对民国以后的滇盐研究奠定了史料基础。

有关滇盐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并不多,就全国性研究专著而言,当首推《中国盐业史》“古代编”、“近当代编”和“地方编”三部盐业通史,三部书中虽都涉及云南盐业,但“古代编”和“近当代编”中只提及了云南盐业的产地分布、煎盐、灶户等概况,“地方编”第二十五章虽然专门阐述了云南盐业的发展,但时间重点放在了1949年以后。陈然等编著的《中国盐业史论丛》收集了1950年至1985年间有关中国盐业史研究论文300余篇,然而涉及云南盐业者仅寥寥5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云南盐业史研究的薄弱。黄培林、钟长永主编的《滇盐史论》是第一部专论云南盐业的专著,分别从盐业史概述、三大产盐区、滇盐生产技术、滇盐经济(主要是清代及之后的盐业经济)、滇盐文化五个部分来研究云南盐业,还附有《云南盐法道题名记》碑文等内容,是目前为止对云南盐业史研究最为全面的一部著作。

就论文而言,谢本书的《滇盐发展的历史特点》一文可称得上是代表作,该文将历史上云南盐业的发展特点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二是矿藏丰富,遍及全省;三是以盐为币,一大奇观;四是滇南大政,惟铜与盐;五是移卤就煤,历史奇迹。本文总结未必全面、准确,但无疑为后学者重构滇盐丰富的历史内涵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滇盐盐政、盐务和征榷研究成果

盐政、盐务和盐税是盐业史研究的重点,滇盐研究也不例外。

(一)盐政、盐务研究成果

盐政问题上关朝廷,下系地方,历代政府对其向来重视,因而也被学者们所关注。何珍如的《明代云南的盐政》、《康熙时期的云南盐政》着重分析了明代和清初云南井盐的生产以及明清政府对盐务的管理。武晓芬的《清代及民国云南盐政变化与地方经济的关系》一文,则对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盐政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促进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赵小平的《清代云南盐政探析》一文,认为就清代云南盐法改革而言,其核心精神值得肯定,但其长远效果因社会的动乱、外国私盐的侵入而未能体现,盐法被迫重回至官运官销的老路。曾跃明、娄自昌的《<盐课碑>与清代云南省和文山地区的盐政》一文,以《盐课碑》中的记载分析了清代在云南省和文山地区推行的官府垄断和控制食盐生产、运销的政策。

此外,也有一些单独研究盐务的成果。杨勋民编的《云南盐务纪要》是对云南盐务较全面的梳理。刘隽的《清代云南的盐务》一文,探讨的是前汉至现代的云南盐务,只是重点在清代,所述之事实也都根据历代各种史籍典章、政府档册、法令则例和各种专门盐务书籍而写成。董咸庆的《清代云南盐务制度》一文,认为清代云南盐务经历了由初期的疏松到官运官销,,再走向官营色彩浓厚盐制的四个阶段。李正亭、孔令琼的《明清云南盐务管理与盐课考述》一文,考察的是明清两朝对云南食盐产、运、销等环节的管理及在云南征收盐课的情况,突出了井盐生产的发展与云南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二)征榷及专卖制研究成果

1、滇盐盐税。

盐税征收关系国家财政收入,向来为历代政府所重视,同样也是学者研究的重点。黄培林在《云南盐税琐谈》中对滇盐课税形式、征收盐税的机构等作了探讨,特别提到了近代盐税曾因善后借款被外人控制的事实。赵小平在《略论清代云南盐税及其变化》一文中分析了清代云南课税与滇盐产销量之间的关系,并认为云南盐税从清初至清末持续增长,课税种类也逐渐增多,重课率和名目繁多的各种杂税是盐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同时,在《近代滇盐盐税与云南地方财政》一文中不仅肯定滇盐课税是云南财政收支的支柱, 还认为它在财、政、军、文各个方面都参与了云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丁琼、李月声的《略论清代云南盐税收人在地方财政中的流向》一文,认为分析云南盐税在地方财政中的流向有助于探知云南盐业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并能了解清代云南盐业的发展状况。王莹的《清末民初云南盐税权制变化探析》一文,则从盐课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出发,,动摇了中国盐税权制,、经济、军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滇盐专卖。

自管仲推行“盐铁专卖”后,中国历代都有盐专卖制度,但关于滇盐专卖的研究却十分薄弱。李正亭在《明代云南开中盐法及其社会影响析论》一文中讨论开中盐法时对滇盐专卖有所提及,认为明政府平定云南后,利用榷盐特权“募盐商于各边开中”,扩大了云南盐业生产规模,吸引了内地人口大量迁入云南,促进了云南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滇盐的产运销、私盐及缉私研究成果

(一)滇盐生产研究

1、滇盐产地。

盐产地研究是云南盐业史研究的传统性课题,包括对盐产地分布、盐井数量等的研究。如董咸庆《云南食盐产地沿革与变迁》一文,对云南盐产地的沿革历史与产业格局的变化进行了探讨,肯定了云南是历代重要产盐省份的事实。吉成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井盐生产》、《唐代的井盐生产》、《论明代井盐产地》、《论清代井盐产地》等系列论文中,根据史籍记载考察了历代井盐产地的分布、数量,对井盐产地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关于唐代盐井数量,日本早稻田大学古贺登先生在《续唐代井盐考——再论<新唐书食货志>中有关井盐的记载》中指出,《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记载盐井640,与杜佑《通典》卷10《食货典十》的记载相差甚大(《通典》载蜀道陵绵等10州共有井90口),认为这是“新唐书根据自己当时的情况,即宋代情况类推所写成的”。日本学者腾泽义美在《唐代云南史上的盐井》一文中则专门考察了唐代云南盐井的分布及生产情况。除整体性研究之外,也不乏关于某一盐产地的考察研究,如方国瑜的《连然(安宁)盐井的盛衰》、萧右乾《滇中盐区元永井》、赵德厚《滇西盐场巡礼》和李兴福《试论云南黑井盐业的兴衰》等论文,分别对云南安宁井、元永井、黑井等大盐井进行了专门考述。

2、滇盐产量。

盐产量上关国税,下关民生。随着研究的加深,滇盐的产量问题也逐渐被学者们所关注。黄培林《民国年间滇盐的产制管理》一文从民国滇盐的生产管理制度分析盐产量,认为管理方式的落后是阻碍云南盐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赵小平在《北洋政府时期云南盐业生产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盐业发展研究》两篇论文中,认为民国初、中期云南食盐的生产走势呈现出了“马鞍型”的态势。而其两个高峰时期(1918~1919年,1936~1939年)正好出现在云南社会相对稳定、地方政府着力于整顿盐务阶段,而其低谷时期(1927~1932年)正好出现于内乱频繁、盐务管理混乱阶段。吴强《抗战时期的云南盐业》一文,则对抗战时期滇盐增产计划没能实现预期目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马家柱在《一九九五年的云南盐业》一文中则对该年云南食盐的产量、销售进行了介绍。

3、滇盐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者。

虽然云南产盐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盐运使张冲在一平浪盐场实施“移卤就煤”改革,才拉开了云南食盐生产的近代化序幕。因此,对历代产盐生产技术的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胡士铎在《滇盐钻探之经过及其展望》中对滇盐钻井技术进行了详细考察。刘德林在《滇盐矿山开发史略论》中将滇盐开采工艺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泉卤采集,二是井卤采汲(凿井采卤),三是岩盐井巷旱采,四是岩盐水溶开采,并认为云南矿山开采技术发展缓慢,新技术启用也较晚。罗守杰在《云南采用岩盐定向对接井采卤方法》一文中分钻井施工和试采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定向对接采卤法。赵小平《民国时期云南盐业生产技术改进与生产关系演变研究(1927—1937年)》一文,,云南食盐在生产技术方面出现了重大变化:初期滇盐的煎制方法仍然是传统技术的延续,但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了“移卤就煤”工程的伟大技术革新,而滇盐在改善盐质方面最大的成就无疑是食盐加碘工作的推行。

盐工是滇盐的真正生产者。苗成《民国时期云南盐工的生活状况》一文,考察了云南盐矿工人贫困的生活和艰苦的生产条件,并对领班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盐工们的贡献与所得悬殊极大。温礼敬的《红军长征与滇中盐工》一文,则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时从湘黔进入云南后,给盐工宣传革命思想,并与盐工合作进行革命的史实。

(二)滇盐的运销

1、滇盐的运销体制。

、地方以及盐业生产本身都是极为重要的,,也反映经济特性。黄培林在《民国时期滇盐运销体制概括》中认为,因云南自身的特殊原因,历史上就形成了本省自产自销与邻省互为调剂的运销格局。董咸庆《清代云南食盐产销的独特性》一文,通过与其他产地食盐(重点是川盐)相比较,认为清代云南食盐从产、煎、销及制度上都与其他省份有所差别,这些正是云南制盐史上的独特性。赵小平在《清代滇盐的流通与销盐市场的拓展》一文中也谈及清代滇盐的高速发展对云南商品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并认为滇盐与川盐对贵州市场的争夺客观上促进了西南区域市场的发展。赵小平还在《民国初期滇盐的运销研究》、《北洋政府时期滇盐的运销体制演变研究》两文中对民国初期滇盐运销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时期滇系军阀势力发展和川滇盐之间的引岸之争都迫切需要滇盐运销制度有所改变,并认为食盐运销体制的内部改革加快了滇盐的近代化进程。陈东的硕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滇盐运销制度的演变》,则对民国时期滇盐运销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认为民国时期云南地方政府依据市场的特点、,效果较为明显。

2、滇盐贸易。

食盐贸易是大宗贸易的典型代表,也是运销的重要环节。张学君的《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食盐贸易》、《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食盐贸易(续篇)》两文,前者提出在南方丝绸之路商业贸易中,食盐运销是起源最早和十分重要的贸易活动,并探讨了食盐贸易对这条古道形成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续文则又从川滇两省盐业生产盈缩、运销市场兴衰的角度,对7~19世纪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食盐贸易进行了深入探索。黄国信的《清代滇粤“铜盐互易”略论》一文,认为自乾隆十九年(1754年)起,滇粤两省间“铜盐互易”开展了近百年时间,是清代官营商业中颇为少见的“以货易货”的贸易,并纠正了前人关于“铜盐互易”的一些错误描述。滕兰花的《清代滇桂通道上的滇粤铜盐互易及其影响》一文,则认为清代的滇粤铜盐互易,推动了广西西部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而丁琼的硕士学位论文《清代粤盐销滇研究》,则从省际贸易的视角,系统考察了清代粤盐销滇的历史及滇粤“铜盐互易”问题。舒瑜的《从清末到民国云南诺邓盐的“交换圈”》一文,则透过盐的流动与交换来呈现诺邓盐的上下、内外交换关系,并试图管窥近代以来政府如何通过“物”来实现对西南地区的治理。

(三)私盐与缉私

私盐问题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是历代政府必需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盐业史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何珍如的《清代云南的盐务辑私》一文,认为清代云南私盐盛行、官盐积压的根本原因是官府垄断的盐业政策,而缉私则是盐务机构除征课、销引之外又一大要务。朱霞的《从口述材料看民国时期的私盐运销——以云南诺邓盐村为个案》一文,从民俗学的角度,以特殊的口述史料为基础,从下层民众这一新颖视角来分析私盐问题,重点探讨了诺邓村不同形式的私盐运销形式,以及形成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并在《私盐、国家垄断与民间权力——以云南诺邓井的私盐问题为例》一文中分析了民间权利与国家垄断的对抗。赵小平在《清代云南私盐与缉私制度演变研究》、《民国时期云南私盐与辑私制度的变迁》、《民国时期云南盐商、私盐与辑私关系探析》等系列论文中系统地分析了清代云南私盐盛行的现状、原因及其缉私制度的变化,以及民国时期云南私盐的发展和缉私制度的变迁,并以盐商活动为视角对云南的私盐种类和泛滥原因进行了分析。丁琼的《清代云南私盐问题研究》一文,从清代不同时期云南私盐的基本状况、发展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以及政府态度的转变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云南的私盐问题。刘永富、毛立红的《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私盐活动概况及其影响》一文,则认为清代至民国时期,云南私盐活动频繁,对云南财政和社会有重要影响。

四、滇盐文化研究成果

(一)滇盐文化

滇盐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性,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盐文化。杨镜主编的《乔后历史文化丛书》是一部资料性、知识性、学术性相结合的著作,对了解、考察乔后盐文化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钟长永的《盐与云南的民俗风情》一文,认为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与盐生产、消费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滇盐文化。黄培林在《有关滇盐的诗歌及民谣随录》中,选取现存的在盐工中流传的诗歌民谣,解读出了背后所反映的盐场景物、生产过程、盐工苦难以及民众对盐的珍视等鲜活内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诺邓村的关注,出现了一批有关诺邓盐文化的研究成果:李文笔和黄金鼎的《千年白族村——诺邓》一书,对诺邓村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居民、历史人物、盐业、教育文化、民俗风情等进行了介绍。林文勋则根据自己去诺邓参观考察的实际经验,在《诺邓村:一个盐井村落的历史文化解读》一文中对盐文化于诺邓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诺邓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程龙刚的《云南诺邓中国盐文化原生态博物馆》一文,认为诺邓这个以盐业生产为依托的古村落遗迹,以及它所保留的与盐相关的一切,形成了难得的天然盐文化博物馆。朱霞的博士学位论文《云南诺邓井盐生产民俗研究》,则主要围绕井盐生产的原料分配、生产组织、劳动分工、产品营运、生产仪式和信仰活动等民俗事象,探讨了民间食盐生产技术与民俗的关系。马米在《诺邓千年白族村的开发与保护》一文中提出,对“千年白族村”诺邓文化遗产要开发与保护并重。舒瑜的《丰产的文化理性解释——云南诺邓历史上两套丰产仪式之研究》一文,从诺邓同时存在的“接水魂”和“舞龙求雨”两套丰产仪式来分析卤水与淡水之间的关系。舒瑜又在《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一文中,基于对诺邓村的田野考察基础上,对“盐”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物品在特定地区所经历的历史进程和呈现的文化图景进行了分析。

黑盐井、白盐井在历史上就是云南重要的盐井,因此,对两盐井文化的研究也是学者重点关注的对象。黄晓萍《失落的盐都:云南古镇黑井》、刘光平《逝去的盐都:黑井》、龙晓燕《千年盐都:黑井》、郑凡《沧桑小镇黑井村》等几部著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曾富甲一方,被誉为云南三大古镇之一的黑井千年盐文化及其民族文化。蒲培勇、宋来福、马宏强的《盐商文化视角下对历史建筑价值研究——以“千年盐都”中国历史文化古镇云南黑井为例》一文,认为黑井古镇建筑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特点,其中,盐商文化是其建筑文化精髓,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地域价值。孙亚明、田亚莲的《楚雄州盐文化资源调研》一文,则分析了楚雄州盐文化的特色,梳理了楚雄盐文化中的典型人物与代表作品,并对楚雄盐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状况进行了调研。杨甫旺的《千年盐都——石羊》一书,则对因白盐井而形成的石羊古镇历史、遗迹及其文化进行了考察。

把文化遗产与滇盐结合起来,也是滇盐研究的新视角。黄培林的《<云南盐法道题名记>碑文揽要》、吕长生的《清代云南井盐生产的历史画卷——<滇南盐法图>》、朱霞的《从<滇南盐法图>看古代云南少数民族的井盐生产》都是利用文化遗产来解析滇盐发展历史的重要代表作。

(二)盐业人物

关于盐业人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一些有作为的代表人物的研究上。谢本书的《移卤就煤——云南盐业史上的创举》、李国喜的《一平浪盐矿的创始人——张冲》、和丽琨、张卓玛的《张冲与“移卤就煤”》等三篇论文都对民国时期盐运使张冲及其“移卤就煤”改革进行了考察,并给予张冲及其改革以充分的肯定,认为是云南盐业史上的创举。盛茂产的《力主云南盐政改革的谷际岐》一文,则认为嘉庆二年(1797年)谷际岐针对云南配盐、派夫激起民变一事,反复上疏朝廷痛陈云南盐政之弊,并认为这对后来促成云南盐政改革起到了关键作用。

五、滇盐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食盐上关国计,下系民生,因此,食盐的任何改革、发展,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滇盐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经济、军事、文化发展有紧密关系,还涉及到边疆稳定问题。

首先,一批学位论文的出现,直接反映了盐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赵小平的博士学位论文《民国云南盐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系统地对滇盐在民国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探讨,、经济、财政、军事等方面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边疆稳定之间的关系。、经济关系》,考察了滇盐的历史发展和清代滇盐的产销问题,、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李正亭的硕士学位论文《滇盐与明清云南社会经济述论》,对云南盐务管理的得失、盐课的征收及其财政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对明清云南的私盐问题和云南历史上的“盐币”作了专题考述,认为井盐生产的发展对边疆经济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赵小平的硕士学位论文《清代滇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商品经济的新视角,从移民与滇盐发展、盐与工商市镇的兴起、滇盐的流通状况、争夺市场的举措、运销网络以及盐币的流通等几个方面来系统地研究清代云南盐业,认为滇盐的发展推动了清代云南商品经济的进步。陈萍的硕士学位论文《清代云南的盐业及相关问题研究》,探讨了清代云南出现盐业发展繁荣局面的原因,并认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清政府在云南食盐贸易中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李清清的硕士学位论文《唐代西南地区盐的产销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分析了唐代井盐的现状,并从井盐生产、销售、盐业生产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三个角度切入,探讨盐的产销与唐代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其次,一些单篇论文也从不同角度对滇盐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李正亭的《元代以前滇盐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一文,认为虽因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云南盐业生产直至明清时才有较大发展,但在元代以前滇盐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依然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赵小平在《清代以来云南主要矿业城市的发展研究――以因锡矿、铜矿、盐矿开采而形成的城市为例》、《试论云南盐矿生产、移民与工商市镇形成、发展的关系》、《盐与唐继尧时期的滇系军阀》、、军事及边疆问题的关系研究》等系列论文中,从盐与市镇发展、、盐与军事、盐与边疆问题的关系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滇盐的历史作用。徐建平、文正祥的《清代云南盐业法律制度与工商市镇的形成和发展》一文,则认为清政府在云南推行的盐业法律制度,。

此外,作为云南盐业史上的一大奇迹,联系云南盐业史与货币史的重要纽带——盐币,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董咸庆在《盐币:云南市场流通过的货币》一文中认为,盐币在云南作为货币的确流通过,且流通时间长,甚至20世纪中期仍然存在。吴承越在《盐与滇盐币》中讨论了盐的重要性,并说以盐为币是古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货币流通中的一个特殊事例。林文勋在《南诏货币流通分析》一文中也谈及盐作为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流通情况。赵小平在《历史时期云南盐币流通探析》一文中,也肯定了从唐直至近代云南以盐为币的事实,同时指出这种现象始终发生在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局部地区,并没有成为全省性的市场交换媒介,并认为盐币长期流通的原因,一是云南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二是食盐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赵小平又在《试论滇盐在商品流通中的历史作用》一文中提出,滇盐是云南社会经济的重要因素,推动了云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并肯定盐币是云南货币经济中的重要元素。

六、其他

就滇盐研究成果而言,还有一些是难以归入前面所列类型的。如黄健的《云南盐业考察报告》,是1995年4月12日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盐业考察队对云南盐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考察后的报告,该报告力求展现川滇盐区的异同,使人们更全面地掌握井矿盐的生产状况和云南丰富多彩的盐文化。重仁、怀玉的《云南盐业史上一个以盐为主多种经营的成功范例》一文,则从盐业经营角度出发,认为一平浪盐场是20世纪40年代云南以盐为主多种经营的成功范例,在盐产业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扩大经营范围,先后开办了煤矿、林场、铁矿以及水利工程等。

云南以柴薪煎盐的传统方式,势必对盐产地的生态环境有破坏,因此,食盐生产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近年来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李源的《云南盐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一文,提出因砍伐带来水土流失、泥石流,因过度开采引起的地表下陷以及“废渣、废水、废气”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云南盐业的生产以及生态环境,倡议对这一现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杜雪飞在《技术、制度、利益与生态环境变迁——云南黑井地区盐矿生产的生态环境史研究》一文中,则从盐矿开采技术、政府管理制度以及盐业利益的角度对黑盐井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史进行了研究。

七、不同时期滇盐研究的重点、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不同时期滇盐研究的重点

不难看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滇盐研究,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特点。

民国时期,政府重视修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新纂云南通志》、《续云南通志长编》是代表作,成为后世研究滇盐的核心史料。就个人论著而言,盐场、盐务为当时研究重点。民国中后期可以说是滇盐研究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国内对滇盐的研究极为少见,出现了滇盐研究的断档,这与当时的国情有很大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的20世纪后期,滇盐研究取得了重大发展:史料汇编、方志、通论性专著相继出现;研究对象更加丰富,涵盖了产地、运销、盐政、盐务、盐税、盐币、盐业改革、盐业贸易等。20世纪后期可以称得上是滇盐研究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21世纪以来,滇盐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一是许多高校开始重视对滇盐的系统性研究,相继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培养了一群从事滇盐研究的后备力量;二是滇盐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成为研究的新热点;三是研究方法上有重大突破,民族学、生态学、民俗学、边疆学等方法在研究成果中开始出现;四是视角呈现多元化,开始出现以商品经济史、财政史、制度史、文化史、环境史为新视角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综上所述,虽然云南盐业史研究成果相对丰硕,研究方法上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

第一,研究时段上“薄古厚近”。云南盐业生产自西汉以来就有记载,历史悠久。遗憾的是,以往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清至民国时期,明代研究成果已经不多,明以前研究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第二,研究区域较窄。滇盐研究对象多集中在黑盐井、白盐井、诺邓井,重点虽然突出,但全面性不够,无法呈现滇盐发展的全貌。

第三,研究内容有重大缺陷。与其他产盐省区的研究成果相比,滇盐研究在盐商、盐专卖、盐法、盐与民族关系、盐与边疆问题上极其薄弱。

第四,研究方法上过于单一。一是上述成果绝大部分运用的是史学研究法,运用民族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成果数量太少;二是研究资料多以古籍、方志等基本史料为主,考古资料、档案、契约文书、碑刻和田野调查资料相对缺乏。

第五,比较研究不够。中国盐业种类多,海盐、池盐、井盐差异较大,即使同是井盐,川盐与滇盐也有不同。因此,滇盐研究缺乏横向比较所带来的问题,一是无法将井盐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陷入了就滇盐论滇盐的困境;二是不能全面、准确把握滇盐与其他盐类的区别,影响对滇盐特点、地位的客观评价。

(三)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从前面对滇盐研究的历史回顾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来看,未来滇盐研究要想取得全面发展,一是要在新史料的发掘上再下功夫,二是要加强明以前和现当代滇盐研究的两个薄弱时期,三是加强滇盐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四是建立和完善盐文化理论体系,五是通过整合研究力量来加强团队建设。

 

(原载《盐业史研究》2014年第3期,已删除所有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