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烟》


POPULAR PRODUCT
B组(老生)获奖作品

二等奖

《往事并不如烟》
烟台大学 人文学院
李晋阳


海明威说,绝望是一种罪过。那么,绝望之后还剩下什么呢?

是否往事太重,只能深埋在苦痛的年代里,封存在撕心裂肺的记忆中,然后随着人类不可抗拒的死亡,永恒地如烟消散?还是,它能让我们永远警醒着不松懈不遗忘,像《故乡》深蓝天空中一轮金黄的圆月,永恒地向着热烈的心灵,洒下希望的光辉呢? 
——写在前面的话

海南,碧空如洗,浓郁的果香融进璀璨的波光里,热带雨林盘根错节如虬龙,无数悬空的气根似在耳畔呼吸······我沉默地看着落日被广阔的海吞没,血色的霞光似一帧电影背景,疲惫的人披上晚风,归家去了。

在这茫茫漠漠的日暮时分,我突然想起日本《赤旗报》记者小林拓的一篇报道,名为《阿婆们的心,很苦很苦》。这是小林拓在海南澄迈的一篇纪实报道,,真实记录她们的生活,希望让日本政府进行道歉,也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这篇报道的题目如此悲悯哀伤,使我凭着好奇的初衷开始探求,然而越深入,越发现往事夹杂着怨怼、疼痛、耻辱,不仅仅是澄迈、还有龙陵、腾冲、荔浦、武汉、南京、东宁·····往事像点,在辽阔的土地上连结成线,而无数的线串起了整个隐忍的血泪。

(一) 云南龙陵·董家大院·魂散水井
 
董家大院位于云南省龙陵县龙山镇,是董家兄弟1921年建造的私家四合院,气派而儒雅。,很快在董家大院建立了“军人服务社”,,、朝鲜和各地。、抢掠而来,她们拼死反抗,却始终逃不过反复的强奸和。

董家大院的僻静处有一口水井,在那个人性的丑恶都暴露无遗的年代里,它也成为罪恶的一环。有的姑娘刚被骗来、抓来,,就会被倒吊着放到井里,反复地呛水,等到她同意了就拉她上来,如果坚决不同意,就松开绳子,让她在井水里呛死。

在龙陵常年冰冷的雨里,这一座衰败破落的宅院,这一口老井,这里深埋的罪恶与绝望,好似都已如烟散去。只是我无意地推开了“董家大门”,阴郁而沉重的往事就永恒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永恒啊,它在我的梦里,向我呐喊着,往事并不如烟!
 
(二) 广西荔浦·陈家炮楼·日本儿子
 
在广西荔浦县东南面的马岭镇,有两个土黄色的炮楼拔地而起,是一个姓陈的地主为防土匪而建,所以也叫陈家炮楼。然而土匪没来,日本兵却在1944年占领了荔浦。。

许多学者曾到这里走访,并将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而韦绍兰大娘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二十岁的时候,她和不满一岁的女儿被日本兵强行捉去陈家炮楼慰安所,在她不满一岁的女儿面前,被没日没夜地轮奸和暴打。终于,她找准机会逃出炮楼,两天走了二十多公里路,回到了家。然而,梦魇并没有散去,她的女儿在三个月后病死,而她却怀上了日本兵的孩子。由于婆家担忧如果流产,韦大娘将再也无法生育,所以这个日本儿子被生了下来。他今年71岁,在这贫苦、屈辱、痛不欲生的71年里,他因为绝望而已经麻木了。

破败不堪、摇摇欲坠的陈家炮楼,让往事更加沉重一分。原来,战争将侵略者的丑恶暴露无遗的同时,也激发了同族人、甚至是亲人的阴郁和冷漠,那些流言、轻蔑和排斥,割裂了最亲的血脉依靠,不断加速受害者的绝望。但是,韦大娘和她的日本儿子,他们还活着,就是一种证明,证明往事并不如烟,也警醒所有国人,在疼痛之余去清醒地思考更多。

(三) 江苏南京·利济巷·有所捍卫
 
南京,一座与日本侵略有极深历史渊源的现代都市。利济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亚洲最大、。

然而,这座旧址的保存费尽了许多学者的全力。由于巷子的破败和城市建设需要,利济巷面临拆迁威胁。无数专家学者、电视节目制作人出面呼吁保护,他们写信给纪委、房管所、拆迁办,,并且多次拦在拆迁队面前,动情地反复强调保护这片旧址的重要性,倾尽了全力。终于,在市长的批示下,保留了这几幢危楼。这让我想起,独立电视节目制作人朱弘,,因为歉疚于勾起她们的痛苦和耻辱,突然在那个矮小的妇女面前跪下。以及1939年,,,“一面让我们同胞蒙羞,不能逃跑,一面又充当他们的兽欲工具”。

利济巷的苦痛已经太深了,翻过那些撕心裂肺的哭喊和绝望之后,我们欣慰地看见有人在把希望呈现。他们用愤恨蓄积力量、用悲悯填充心灵,他们艰难地发掘、严肃地思考、勇猛地控诉、坚决地捍卫!对于沉重的往事,如果说铭记是一种尊敬,那么捍卫就是一种呐喊,呐喊着往事并不如烟,呐喊着让千千万万的人都听到,听到铭记和捍卫历史的召唤。
 
(四) 黑龙江东宁·军事要塞·梦回故乡
 
1935年冬天,,在这个小县城陆续进驻了十万人以上的部队,同时开始在东宁修筑亚洲最大的要塞群。很快,在东宁的各要塞附近就开设了三十九家慰安所。。

,不是因为不想家,只是一身的伤痕累累,内心又耻辱难言,加之战争年代,故乡的家早已音信全无,所以只能孤苦地在异乡生活。有位大娘说,为了与朝鲜家人联系上,她写了一封信,邮票贴了两张,可是太少了,退了回来;她又贴了五张,没找着收信人,最后她贴上了十张,还是被退了回来。大娘不死心,又写了一封信,在信封上贴满了邮票,还写上了自己的朝鲜名字。终于,信被他的姑父收到了,可是,回信里的朝鲜话大娘看不懂了,没多久,又断了联系。大娘被思念和痛苦折磨着,久久地在江边伫立,在少之又少的美梦里,重归童年的故乡。

苦痛和耻辱像梦魇无处不在,故乡的来信成为浮萍般的一生中永久的渴望,在这天寒地冻的异乡啊,她们隐忍地渴望着那回不去的故乡。我想起朴永心奶奶所说的:“我的人生太苦了,几本书也写不完。” 这场使人变成魔鬼的战争、这些永恒的伤痕,在时间的长河里,不可能被人、或被一个民族轻易抹去,因为历史铭记着、后代铭记着:往事并不如烟。

阅读《女殇》之后写道,“和平年代,为什么要在歌舞升平中加入这些嘶哑的呐喊,就是要让年轻人知道承担历史责任,国家强大的标志就是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每一个子民。”

不去探求绝望之后剩下什么,只去铭记:“麻木和遗忘就是对历史最大的背叛。”龙陵、荔浦、南京、东宁······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我们应有所敬仰和捍卫。

海南,夜色渐浓,车水马龙里霓虹闪烁。小林拓的报道《阿婆们的心,很苦很苦》,在我的心底久久盘旋,我思索着什么,却只隐约想到:往事并不如烟。
 
 
(由于文中涉及很多史实,均为查证资料所得,还有几本重要参考书如下:)
《女殇》 段瑞秋 著
《重重》 【韩】 安世鸿 著
《炮楼里的女人》 张双兵 著
陈丽菲 著
【日】千田夏光 著 林怀秋 译

策划 | 少年网络组
排版 | 王泽健
封面设计 | 肖春伟
指导老师 | 宋慧杰

小刊刊欢迎大家投稿至邮箱
renzailuda@126.com
你也有机会成为团刊的特约作者!

人在鲁大
ldurzld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