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干货 || 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论著目录选粹(五)

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每日干货 || 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论著目录选粹(五)




3儒道关系


郭绍虞:“儒道二家论‘神’与文学批评之关系”,《燕京学报》,1928年第4期

王宗士:“诘鲍篇中之儒道思想及其短长”,《七中学生》,1929年第2期

俞珩:“老孔学说渊源之先后考”,《苏中校刊》,1932年第72期

胡适:“汉初儒道之争”,《北京大学研究年国学月刊》,1936年第1卷第2期(疑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

吴承仕:“汉初儒道之争(通信)”,《北京大学研究年国学月刊》,1936年第1卷第6期

赵国钧:“孔老思想之汇通及其冲突”,《天籁》,1936年第1期

李源澄:“儒道两家之论身心情欲”,《东方杂志》,1946年第14期

胡哲敷:“儒道两家对民众之体认与治术”,《学识》,1947年第9、10期

罗联络:“儒道二家学说之境界”,《建设》,1962年第10卷第9期

罗联络:“儒道二家学说论治之异同”,《建设》,1963年第11卷第9期

史作柽:“孔老哲学之根本精神异同辨”,《孔孟月刊》,1964年第3卷第3期

詹栋梁:“老子之道与孔子之道之异同比较”,《建设》,1967年第16卷第1期

陈建勋:“试比较老子学说与孔子学说的异同”,《台湾教育辅导月刊》,1969年第19卷第1期

程元龙:“孔子问礼于老聃考证”,《中原文献》,1970年第2卷第4期

郑曼青:“孔子与老子之异同”,《文艺复兴》,1972年第27期

相原未寿:“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不同点”,《新觉生》,1975年第13卷第10期

苏文擢:“陶渊明对儒道之实践”,《大陆杂志》,1975年第51卷第3期

浦薛凤:“老子与孔子之‘道’:类别根源性质及作用”,《清华学报》,1975年第11卷第1~2期

王学义:“孔子与老子思想之比较研究”,《光武学报》,1976年第1期

栾保群,封亚雄:“‘霸王道杂之’与汉初的儒道之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第5期

陈月霞:“孔老学说中的‘道’与‘德’释义”,《孔孟月刊》,1978年第17卷第2期

殷豫川:“孔老尊荣及其学说思想之异同斠较”,《静宜学报》,1978年第1期

周满江:“司马迁的世界观与儒、道、法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张肇祺:“老庄哲学与孔子周易十翼——易经哲学中的两个层次”,《道教文化》,1979年第2卷第7期

丁慰慈:“从老庄见孔子”,《中国国学》,1979年第7期

王邦雄:“谈儒道两家的‘道’——从儒道两家的‘心’谈生命价值的开发”,《中国文化月刊》,1980年第10期

卿希泰:“从葛洪论儒道关系看神仙道教理论特点”,《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集期(网上查到的是:卿希泰:“从葛洪论儒道关系看神仙道教理论的特点和本质”,《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

叶济梁:“老孔思想比较之研究”,《马公高中学报》,1982年第1期

徐西华:“净明教(后期道教的重要派别之一)与理学”,《思想战线(昆明)》,1983年第3期

刘文起:“儒道二家人文思想之异同”,《孔孟月刊》,1983年第21卷第11期总号第251期

谭宇权:“比较孔老两子的中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83年第16卷第8期总号第185期

吴汝煜:“司马迁的儒道思想辨析”,《人文杂志》,1984年第3期

刘文起:“儒道二家人文思想之异同”,《木铎》,1984年第10期

王萍:“葛洪的儒道思想”,《科学史通讯》,1984年第3期

刘国梁:“略论《周易》‘三才’思想对早期道教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1期

王文钦:“儒、道二家思想的地域特点和最初交融”,《孔子研究》,1986年第3期

许结:“论扬雄融合儒道对其文论的影响”,《学术月刊》,1986年第4期

刘晓东:“试论揉合儒道的思想家——杨雄”,《江西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那薇:“《孔子家语》中儒道兼综的倾向”,《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

葛晓音:“论唐代的古文革新与儒道演变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黄广琴:“朱熹的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李宗桂:“儒道对立互补之比较”,《学术月刊》,1988年第9期

曾召南:“净明道的理学特色”,《宗教学研究》,1988年第2、3期(网上找到的为:z1期)

张奉箴:“老子和孔子庄子的几点比较”,《中国国学》,1988年第16期

颜国明:“魏晋儒道会通思想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1988年第32期

詹石窗:“论朱熹对道教的影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张岱年:“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王锁明:“从《庄子注》看魏晋时代的儒道合流”,《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1期

王月清:“先秦儒道人生哲学之比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专辑

方光华:“略论儒道的对立和互补”,《孔子研究》,1990年第3期

赵明:“漫论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互补”,《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2期

陈拱:“论孔老精神境界之会通”,《中国文化月刊》,1990年第123期

宋广跃:“儒道哲学思想对汉赋的影响”,《集美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

唐亦男:“荀子思想之一省察——会通儒道”,《成功大学学报》,1991年25期(人文·社会篇)

柴文华:“互补道儒的尝试:向秀、郭象的伦理观探要”,《孔子研究》,1992年第4期

王苏:“老子与孔子的中道思想”,《中道》,1992年第34~38期

锺彩钧:“阳明思想中儒道的分际与融通”,《鹅湖学志》,1992年第8期

王庆光:“儒道心体观的异趋”,《国立中兴大学共同学科期刊》,1992年第2期

黄忠天:“孔老无为观念之比较”,《孔孟月刊》,1992年第31卷第4期总号第364期

柯兆利:“老、孔会通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洪迪:“孔老互补论”,《台州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杨国荣:“儒道的人格之境与价值理想”,《文汇报》,1993年第25期

吴重庆:“论儒道互补”,《哲学研究》,1993年第1期

陆玉林:“论《淮南鸿烈》的道儒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王志跃:“儒道思想文化的合流:从《易经》到《易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3期

詹石窗:“论易学义理派对道教的影响”,《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2期

王宗昱:“评葛洪论儒道关系”,《孔孟月刊》,1993年第31卷第5期总号第365期

周大兴:“阮籍‘乐论’的儒道性格评议”,《中国文化月刊》,1993年第161期

傅伟勋:“儒道二家的生死观”,《哲学杂志》,1993年第4期

陈广忠:“汉初道儒融合与相争”,《船山学刊》,1994年第2期

刘兴林:“司马迁儒道互补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王德有:“易入儒道简论”,《哲学研究》,1994年第3期

庞朴:“儒道周行”,《中国文化》,1994年第2期(网上找到的是:第1期)

许抗生:“简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思想互补”,《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4期

庞朴:“儒道周行\[辩证思想\]”,《中国文化(风云时代)》,1994年第9期

陈朝晖:“儒道二家的生死观”,《中国文化月刊》,1994年第172期

庄耀郎:“王弼儒道会通理论的省察”,《国文学报》,1994年第23期

张岱年:“儒道之间”,《群言》,1995年第5期

陈咏明:“从《击壤歌》谈儒道会通”,《世界宗教文化》,1995年第4期

杜晓勤:“初唐四杰与儒、道思想”,《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方立天:“儒道的人格价值观及其会通”,《新华文摘》,1995年第7期

曾昭旭:“论儒道两家之互为体用义”,《鹅湖》,1995年第21卷第4期总号第244期

张扬明:“泛论中华文化与老孔学术思想兼及儒道会通”,《宗教哲学》,1995年第1卷第1期

李申:“共同的信仰 不同的主张——孔、老之异同与命运简论”,《宗教哲学》,1995年第1卷第1期

许抗生:“简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思想互补”,《宗教哲学》,1995年第1卷第1期

曾昭旭:“论儒道两家之互为体用义”,《宗教哲学》,1995年第1卷第1期

方立天:“儒道的人格价值及其会通”,《宗教哲学》,1995年第1卷第1期

余敦康:“魏晋玄学与儒道会通”,《宗教哲学》,1995年第1卷第1期

石朝颖:“以当代诠释学角度来看儒道会通问题”,《宗教哲学》,1995年第1卷第1期

王志盽:“庄子人论研究——兼述先秦儒道人论之歧异与互补”,《宗教哲学》,1995年第1卷第2期

金景芳:“论孔老易学思想”,《中国文化月刊》,1995年第190期

李霞,李峰:“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看先秦儒道冲突”,《安徽史学》,1996年第1期

马良怀:,《江汉论坛》,1996年第4期

高建立:“儒道合流与正始名士人格的双重化特征”,《青海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杜晓勤:“初唐四杰与儒、道思想”,《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蔡方鹿:“朱熹对道教的借鉴与吸取”,《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3期

张运华:“荀子思想中的道家踪影”,《宗教哲学》,1996年第2卷第3期总号第7期

常大群:“《正蒙》和《元气论》:试论北宋儒道两家气论的特点:\[张载、张君房\]”,《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陈惠龄:“孔子‘以直报怨’与老子‘报怨以德’说析论”,《孔孟月刊》,1997年第35卷第5期总号第413期

蔡忠道:“先秦儒道之争辩与互补析论”,《中国文化月刊》,1997年第205期

王晓毅:“汉魏之际儒道关系与士人心态”,《汉学研究》,1997年第15卷第1期总号第29期

杜钢建:“仁政宽容与无为而治——关于儒道互补之新仁学思考”,《中国研究》,1997年第3卷第6期总号第30期

刘运好:“崇儒融道——晋初思想论”,《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陈鼓应,白奚:“孔老相会及其历史意义”,《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第4期

:“孔老异同新论”,《人文杂志》,1998年第4期

李晢:“老学与孔学比较研究”,《哲学与文化》,1998年第2期

牟钟鉴,林秀茂:“论儒道互补”,《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4期

孔令宏:“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研究述要”,《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尹志华:“略论黄裳内丹学中的儒道融通思想”,《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1期

李晢:“老学与孔学比较研究”,《哲学与文化》,1998年第25卷第2期总号第285期

王季香:“老子的三宝智慧与孔子三纲思想”,《文藻学报》,1998年第12期

蔡忠道:“阮籍与嵇康的儒道思想”,《问学》,1998年第2期

曹东方,徐淑梅:“试论司马迁与儒道思想的关系”,《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戴桂斌:“儒道理想人格的会通互补及其启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蔡宏:“道家、道教对宋明理学本体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宗教哲学》,1999年第5卷第3期总号第19期

刘固盛:“论宋元老学中的儒道合流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王竞芬:“天人统一于一心:论邵雍儒道兼综的境界哲学”,《孔子研究》,2000年第6期

孔令宏:“朱熹思想对道教的影响”,《孔子研究》,2000年第5期

秦学欣:“关于汉武帝初年儒道之争若干史料史实的辨正”,《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2000年第5期

白奚:“孔老异路与儒道互补”,《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赵荣蔚:“论皮日休尊儒重道思想的时代内涵”,《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陈大明:“试论老孔思想的一致性”,《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刘笑敢:“孔子之仁与老子之自然:关于儒道关系的一个新考察”,《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期

李伯聪:“从‘要’这个概念看儒道分野及儒道互渗——兼论易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周易研究》,2000年第4期

白奚:“儒道互补散论——对中国文化之结构与特质的一点思考”,《孔孟月刊》,2000年第38卷第9期总号第453期

吴季霏:“荀子对道家人物的批判”,《建国学报》,2000年第19卷第1期

陈拱:“论孔老之精神境界”,《孔孟学报》,2000年第78、79期

郑吉雄:“《易图明辨》与儒道之辨”,《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0年第17期

王邦雄:“论儒道两家身心灵的修养与成长之道”,《宗教哲学》,2000年第6卷第3期总号第23期

刘雨涛:“朱子与道家和道教”,《孔孟月刊》,2000年第39卷第3期总号第459期

杨柱才:“周敦颐《太极图说》儒道解之比较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陈昌文:“葛洪——由儒向道的心理历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程剑平:“魏晋玄学与儒道互补”,《文史杂志》,2001年第6期

李景林:“论儒道思想及其异同”,《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

江淑君:“苏辙‘老子解’义理内蕴探析——兼论‘儒道交涉’的老学视域”,《中文学报》,2001年第7期

杜保瑞:“儒道互补价值观念的方法论探究”,《哲学与文化》,2001年第28卷第11期总号第330期

王邦雄:“由老庄道家析论荀子的思想性格”,《鹅湖学志》,2001年第27期

刘笑敢:“‘儒家不能以道家为忌’——试论牟宗三‘以道释儒’之诠释学意义”,《国立中央大学人文学报》,2001年第24期

戴继诚,安华宇:“‘将无同?’——正始玄学的创立及儒道互补理论的形成”,《江淮论坛》,2002年第3期

靳凤林:“先秦儒道死亡思想之比较”,《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

晁福林:“从庄子的仁义观看儒道两家关系──《庄子·让王》篇索隐”,《人文杂志》,2002年第5期

王洪泉:“孔、老‘无为’思想及其比较”,《宜宾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张艳清:“周敦颐融合儒道的新动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刁生虎:“儒、道生死哲学之比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谢君直:“王弼的‘动’‘静’观——从《老子注》及《周易注》论其儒道态度”,《鹅湖》,2002年第27卷第11期总号第323期

徐圣心:“‘庄子尊孔论’系谱综述——庄学史上的另类理解与阅读”,《台大中文学报》,2002年第17期

江右瑜:“朱熹对庄子之评论”,《中极学刊》,2002年第2期

崔伟:“儒、道隐逸思想之浅探”,《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韩焕忠:“儒道思想与大乘的弘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第12期

常晓洲,徐蕾:“略论魏晋玄学中儒道之关系”,《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刘玲娣:“略论葛洪思想体系中的道儒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刘潇:“试论李淳风儒道合一的思想特点”,《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2期

冯合国:“儒道互补:进退之辨及其影响”,《理论月刊》,2003年第11期

郑训佐:“略论儒道两家的隐逸观”,《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王江武:“元代全真教的儒化倾向”,《哲学与文化》,2003年第6期

孙敏强:“儒道互补历史原因管窥——兼论道家对儒学独尊地位的挑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李禹阶:“陆贾‘新无为’论探析——论汉初新儒家的援道入儒思想”,《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1期

吴根友:“《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

江淑君:“宋代老子学的一个侧面——以《易传》诠解《老子》的观点”,《淡江人文社会学刊》,2003年第14期

胡军:“方东美的道儒释会通论及其庄学精神”,载《道家文化研究(第20辑:“道家思想在当代”专号)》,三联书店,2003年

董立民:“程大昌‘易老通言’探析——兼论‘援儒入老’的诠释观点”,《东吴中文研究集刊》,2003年第10期

张鸿恺:“从郭店竹简《老子》不非‘仁’‘义’‘礼’‘乐’论早期之儒道关系”,《宗教哲学》,2003年第29期

唐明贵:“20世纪儒道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管子学刊》,2004年第1期

刘伟:“从竹简《文子》中道与德的关系看早期儒道关系”,《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聂中庆:“早期儒道关系考辨:从楚简《老子》与今本《老子》比较谈起”,《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1期

徐惠茹:“从楚简《老子》看老、孔的伦理道德之争”,《学术交流》,2004年第5期

李锦全:“徜徉在入世与出世之间——葛洪儒道兼综思想剖析”,《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李刚:“成玄英对儒学的价值评判”,《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杨新勋,刘春华:“论王安石援道入儒的思想体系”,《船山学刊》,2005年第4期

白欲晓:“佛道交涉:历史背后的理论观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尹志华:“试析北宋《老子》注家的孔老异同论”,《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刘学智:“‘以德报怨’儒、道辨——兼论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王岫林:“名教与自然等同——谈西晋末年至东晋初年的儒玄双修思想”,《国文天地》,2005年第21卷第2期总号第242期

秦跃宇:“王肃儒道兼治与玄学发微”,《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刘爱敏:“《淮南子》人性论中儒、道融合的路径”,《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

宋志明:“儒道互补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河北学刊》,2006年第4期

万光军,高腾云:“庄子道论及对儒学的影响略论”,《兰州学刊》,2006年第8期

李祥俊:“北宋时期的儒、道学术会通论”,《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何静:“论王阳明心学对道教的融合”,《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

任蜜林:“郭象哲学中以庄融儒的特色”,《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2期

张艳清:“天理与自然——宋儒境界中的儒道之辩”,《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1期

孙玮骍:“浅谈孔、,《孔孟月刊》,2006年第45卷第3/4期总号第531/532期

罗安宪:“儒道人性论之基本差异”,《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蔡德贵:“葛洪思想的儒道互补特征”,《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黄克剑:“孔老之辨”,《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伍成泉:“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对道教的影响”,《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

安继民:“徘徊于儒道之间的向秀”,《中州学刊》,2007年第2期

张鸿恺:“浅谈《易传》的儒道互补思想”,《国文天地》,2007年第22卷第9期总号第261期

孙华璟:“论王夫之《老子衍》中的经典诠释”,《国文学报》,2007年第42期

吴冠宏:“王弼圣人有情说与儒、道、玄思想之关涉与分判”,《国文学报》,2007年第42期

郑倩琳:“从《庄子》外杂篇中‘孔子困厄’之论述探析儒道之冲突与会通——兼论孔子形象之诠释”,《国文学报》,2008年第44期

孔令宏:“宋明理学的纳道入儒与儒学的新发展”,《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

林安梧:“《醇言》、《道德经》与‘儒道同源互补’——以栗谷《醇言》前五章为核心展开的一些思考”,《兴大中文学报》,2008年第23期

刘爱敏:“《淮南子》儒道融合的人性论”,《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4期

孔令宏:“论张伯端的丹道与易道”,《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

余玥:“儒道会通如何可能?——葛洪思想之‘内道外儒’说解析”,《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4期

王奕然:“试论孔孟、老庄之‘圣人’面向”,《孔孟月刊》,2008年第46卷第9/10期总号第549/550期

郑倩琳:“从《庄子》外杂篇中‘孔子困厄’之论述探析儒道之冲突与会通——兼论孔子形象之诠释”,《国文学报》,2008年第44期

李宗定:“葛洪《抱朴子》‘道本儒末’与魏晋玄学‘会通儒道’之关系”,《世界宗教学刊》,2008年第12期

王兆响,褚冠军:“先秦儒道天道观异同探微”,《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周兵:“先秦儒家和道家在“礼”与“情”关系问题上的分歧及其启示”,《孔子研究》,2009年第4期

郑建钟:“论柳宗元的‘儒佛同道’思想”,《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沈伟华:“从儒家之失看魏晋初期之儒道融合”,《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张鸿恺:“试论易传儒道互补思想”,《孔孟月刊》,2009年第47卷第5/6期总号第557/558期

李宗定:“魏晋道教伦理观形成与玄学调和儒道的关系”,《宗教哲学》,2009年第47期

萧晓铃:“从王弼的圣人观审视其会通儒道的局限”,《中国语文》,2009年第104卷第5期总号第623期

陈明圣:“探两汉佛道思想中的‘冥界’论”,《问学》,2009年第13期

简光明:“宋代‘援庄入儒’综论”,《嘉大中文学报》,2009年第2期

卓惠婷:“儒道互补——从《乐论》试析阮籍对儒道之传承”,《新生学报》,2009年第5期

张晨霞:“略论阮籍的亦儒亦道思想”,《船山学刊》,2010年第3期

梁宗华:“论东汉后期的儒道融合”,《东岳论丛》,2010年第12期

王朝华:“郭店竹书《老子》与儒道思想关系之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期

朱晓鹏:“有为与无为:兼论王阳明中后期对道家道教的批评之二”,《孔子研究》,2010年第2期

李广义:“在道儒之间:,《孔子研究》,2010年第3期

张志宏:“儒道‘隐逸’思想之比较研究”,《理论界》,2010年第12期

白显鹏:“论儒道互补的三种形态”,《齐鲁学刊》,2010年第3期

吴永,刘晗:“王弼《老子注》的形成与玄学背景下的道儒融通”,《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0年第1期

朱汉民:“玄学的《论语》诠释与儒道会通”,《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郑全:“从孟、庄之差异看儒道分歧之根本”,《哲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廖宇:“从《太平经》看早期道教的孝道思想”,《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

吕玉霞:“王弼儒道会通思想探析”,《齐鲁学刊》,2011年第2期

隋思喜:,《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

万里:“中国古代道儒二家宇宙论的异同及其意义”,《哲学研究》,2011年第12期


摘自张广保、杨浩主编《三教关系论文选粹》2016年版



学衡·链接


每日干货|| 三教关系研究论著目录 (一)

每日干货 || 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论著目录选粹(二)

每日干货 || 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论著目录选粹(三)

每日干货 || 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论著目录选粹(四)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与朋友分享!阅读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学衡】微信公共平台!我们也一如既往地期待您和我们分享您的意见、文章和智慧!投稿信箱为【xueheng1922@126.com】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学衡】微刊由北大学人发起,意在承续民国《学衡》杂志“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之宗旨,秉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之主张,介绍、反思古今中外之学术,分享新的知见与思考。文章力求内容原创、思维敏锐、文字雅洁,栏目涉及学术、学人、文艺、时评等等。《礼记》言:“合志同方,营道同术”,愿海内有同志者助我臂力,共襄盛举。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 添加学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