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这段话精辟地给我们指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和工作方向,不仅是当前而且是“十三五”长期奋斗的工作。结合我国印刷行业及印刷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印刷企业应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如何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呢?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要性

当前,世界及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我国的印刷行业和印刷企业属于传统的成熟的行业和企业,下行压力更大,产能过剩,印刷工价28年不升反降,加之电子书报刊对纸质书报刊的迅速挤压,绿色印刷品强大的需求对传统印刷品的挤压,印刷市场的多品种(多了数倍)、少数量(少到1种只有1本,甚至只要1章节)、个性化(过去是1种产品面对几万甚至几十万受众,现在1种产品有时只能面对1个受众)、短周期(短到即定即要)趋势对传统印刷市场严重不适应性的扬弃,印刷行业和印刷企业到了必须、马上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候了。再看看印刷企业不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消亡的速度更让人怵目惊心:2014年上海市以主营业务同比计算减少的印刷企业有382家。北京中华远认证公司的认证组长明老师不久前对我说,我长期联系的东莞50多家印刷企业已无法联系了,一个老总告诉我,现在他所在的地区许多印刷企业开工不足。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还活着的印刷企业如不抓紧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会重蹈覆辙。,他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比尔盖茨常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任正非在全体管理层的年会上发表《华为的冬天》,上面说到:“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要在春天念着冬天的问题。”在春天研究冬天的问题比较从容,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这些国际级的名牌企业尚有如此高的危机感,面临行业困境的印刷企业更应如此。

去产能

当前,印刷企业要去的产能是已运行7年以上的低速、老化、维修成本高、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对环境污染大、生产的同类产品过剩、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产能。这样的产能中的设备及人,如老旧的制版设备、胶印机、包装设备等设备应淘汰,其操作者应转岗以发挥新的作用。有的印刷企业转得早的,几年前就早作处理了,处理得最彻底的要算广西发改委印刷厂,连海德堡CD102四色胶印机都全卖了,全部换成适应市场的数字印刷机,因转得快,不仅没亏,现在发展很好。如果老旧设备还封存在车间或库房里,只能当废铁卖,更大的危害是占用了宝贵的地盘,使车间拥挤不堪,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多放一天,就多浪费一天的成本,还影响了适应印刷市场的数字印刷机进场发挥作用。识时务者为俊杰,看不清当前的形势,就会被市场淘汰。

去库存

目前书刊印刷企业的库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出版社转给印刷厂的长期库存(有的纸和书少者几个月,多者一二年,纸已发黄,书面上积了很厚的灰),二是印刷厂自己的库存。出版社转给印刷厂的库存主要有纸张、卖不出去的图书。为了争取业务的需要,印刷厂长期以来采取的方法是忍,但这也不是好办法,其结果是既害自己,又惯坏了出版社。什么意思?因为印刷厂的地盘本来就不大,车间、库房、搭建棚都堆满了,既影响质量、安全,又浪费了宝贵的地盘。出版社被忠实的供应商惯坏了,在纸张丰富的情况下,大量存放纸和书,不把成本当一回事,利润小了就加书价,越加价,买的人越少,转向电子书报刊的人越多,最后可能两败俱伤。、:去库存!印刷厂可委婉地向出版社建议,为节约资源,精细化管理。出版社也应进行精细化管理,不要老抱着一种书数量大,单册书的成本低的老观念,双方可加强数字印刷的业务合作(出版社提供电子文件及购买信息,印刷厂提供数字印刷设备及邮寄,双方签好合同)。这样矛盾双方就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的大旗下统一起来,达到双赢的目的。

印刷厂自身的去库存问题主要表现在自购原材料过多,特别是自购纸过多,还有节约纸、油墨等等积压在库房内。有的纸已发黄了,有的原材料已过期了管理人员也不主动用,造成浪费。现在要做到零库存不容易,但是尽量做到按量购买是可以办到的,有了剩余就要想法用掉。减少库存最好的办法是每月盘存一次,做出盘存表,提供给财务、开单员和调度,可在企业局域网中共享;库管员也应主动推荐可代用的剩余原材料。还有就是顾客以各种理由拒收的产品,如确是自身造成的质量问题,无法返工,也应及时处理,能卖废纸的,及时出手。多印的书也应及时处理。还有就是报废、报停的机器、设施等该处理的,也要及时处理,有的废纸花、废包装纸、废包装纸板、夹纸板、废书报刊等等,也应及时“去库存”。 “去库存”也是贯彻国际管理体系的需要。对车间、库房等地方,应实施严格的以提高质量、安全,降成本为目的“7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分清要用的、暂时不用的、永远不用的等情况,分别处理,以保持现场的干净、整齐、过道通畅。 “去库存”能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增加收益。

积极去库存有着多方面的意义,我们应从多方面、采用多种手段去库存。

降成本

在全世界、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降成本正当时。对印刷企业来说降成本更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第一是可以取得价格优势,占领印刷市场,争得被印刷企业视为生命的印刷业务。最近,笔者听到两个大书刊印刷企业的业务员说,现在的招投标,谁的价格低谁中标,我们公司成本高,价格下不来,难以中标。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是不足5色令算5色令。在质量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他当然取价格低的。再说,质量差了可以拒收,招标时他不把价格压下来,以后他就没有机会挽救了。有的印刷企业在没有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大搞低价竞争,长期亏本,最后的结局是自己退出印刷市场。在各地都存在同样的价格,有的印刷企业有盈利,有的印刷企业亏本,原因在每个企业的成本控制力不同。成本控制决定国家的命运,成本控制决定企业的命运,我们要把降成本当成挽救自己命运的大事来抓,像比尔盖茨、、任正非那样进行危机管理。

从企业外部看,全国企业成本多年来居高不下,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成本为85.97元,同期利润为5,57元,而印刷企业还没有这么高,有的只有其一半,有的还亏损。针对企业的实际状况,国家已打出降成本的组合拳: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三是降低社会保险费,四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五是降低电力价格,六是降低物流成本。企业负责人应指派专人研究这些政策,利用好这些政策,使企业走出困境持续发展。

从企业内部看,降成本是内因,是主战场,即使是同样的外部成本环境,成本控制力低的企业仍无法生存。降成本可全面地降,如实施“三全”成本管理体系标准,即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用全面的方法控制成本,实施品牌优势战略和成本优势战略的整合战略,夺取印刷市场的制高点。这是治本之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上上策。“三全”成本管理体系标准笔者已多次介绍过,有决心者可实施,一定会见到良好的效果。

响应国家降低成本的号召处处可为,一家印务公司实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按标准列出的项目同比第一年就节约原材料费、循环用水费、节能费(用LED灯)等45万元。如果这次你的企业能响应国家降低成本的号召,借机建立起品牌战略和成本优势的整合战略,你的企业不仅能度过难关,还能持续发展。在经营活动中,你树立了“为顾客节约成本”的理念,你的成本就能降低,顾客就会很多。你树立了“该用的1分钱也不能少,不该用的1分钱也不能用”的思想,你就会大大提高成本控制力。应该把“努力找钱,努力节约钱,经营不犯难”作为经营格言,企业就会持续发展。

一般人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分清“抠门”与“节约”的界限,降成本就不会有很大的绩效。该用的不用是“抠门”,不该用的不用是节约,从经营角度说就是能创造利润的再多也要支出,不能创造利润的再少的也不能支出,这是企业家与一般人的分水岭之一。

补短板

印刷业的短板是什么?可能回答各有不同,但绿色印刷产品严重不足、数字印刷产品严重不足是不争的事实。重庆印刷企业通过环境标志产品(绿色印刷品)认证的印刷企业有27家,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左右。全国近10万家印刷企业,通过环境标志产品(绿色印刷品)认证的印刷企业仅有一千多家,可见短板之短令人吃惊,这还是努力了近6年的结果。可见市场缺口有多大! 在欧美发达国家,绿色印刷是其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替代产生环境污染和高能耗的传统印刷方式的有效手段。世界金融危机后世界印刷大国的应对策略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美国的对策是“环保印刷(绿色印刷)、减少浪费、减低成本”,德国的对策是“减低成本、推行环保印刷”,英国的对策是“减低成本、环保印刷”,日本的对策是“注重环保”。在世界环保印刷的大趋势之下,我们应奋起直追,让我们的短板短得少些。

第二个短板是数字印刷。现在最大的数字印刷国家是美国,美国最大的几家印刷企业已由传统印刷企业变成了数字印刷企业。短短20多年,印刷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外传统印刷企业逐步减少、产值下降,传统印刷的材料商及设备商纷纷转向数字印刷材料、设备生产的情况下,数字印刷异军突起,大有称霸印刷业的气势!然而,在我国数字印刷产品严重不足,虽然其他印刷企业在大幅减少,只有数字印刷企业增幅较大,但数量还是太少,规模还是太小,笔者想印1本数字印刷书却不知道到重庆的哪个地方去印,起码不像传统印刷那样,闭着眼睛也能想到几十家。就全国而言,全国目前能排到优秀印刷企业100名中的数字印刷企业几乎没有,可见数字印刷市场发展之缓慢。

我国印刷企业的短板还有一些,如全员劳动生产率只有印刷强国的十分之一、二,这需要用“机器换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精细化管理、创造优质供给以便提高工价等手段来解决。没有高速、联动、智能化设备很难大量减员。一台配页机可代替40个人工,可大大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用优质供给取得高一点的工价等都能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还有我国印刷企业急缺“大国工匠”,有中高级资格的技工很少,要生产“优质供给”比较困难。原因在于专业培训少,缺乏调动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积极性的全套激励机制。现状是目前印刷企业基本上是计件工资制,这种工资制的好处是追求了产量,但难生产“优质供给”,因为他只凭合格品多少拿钱,不凭优质品多少拿钱。原材料节约也少有考核。加之企业不愿培训,都愿招现成的熟练工,招时也只看工作年限,看资格证书的少,用技术标准考核的更少,多数为讨价还价式的定薪方式,招不到人只能勉强用。如果各印刷企业一开始都重视培养印刷高技术人才,整个印刷行业储备了足够的印刷高技术人才,就不成问题了。一谈到培养印刷高技术人才,多数同行都一致要求有更多的印刷专业学校,办脱产的印刷专业培训班,这是一方面,而且远水解不了近渴。最主要的还是少花钱的岗位技能培训,要有技术等级的要求(当然要联系平时的生产绩效考核),把实际的计件工资拿出30%,同时把保底工资拿出来进行全面的岗位职责绩效工资考核,其考核内容包括德、知、勤、能、绩等,其中知包括学习技术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技术业务知识,能包括具有本岗位的技术业务能力,具有解决本岗位的技术业务问题的能力,平时有这方面的绩效、进步都可加分,都和其月工资挂钩,与增加月保底工资挂钩,与晋升技术等级挂钩,与外出考察学习挂钩,与评先进挂钩,即与其物质、精神利益挂钩,正面引导,天长日久,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何愁培养不出印刷高技术人才?如此一来,短板就变成了长板。

加强体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

印刷行业的优质供给什么?根据上面的分析和国际印刷业发展趋势来看,是提供优质的无毒无害节约资源的绿色印刷产品,是提供优质的无毒无害的,且能满足按需印刷、小批量、个性化、短周期、印数量少但单本价格便宜的数字印刷产品。

绿色印刷产生于发达国家,他们最先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因此他们最先提出实施绿色印刷。绿色印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以日本、美国、德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出现,经二十余年的发展,早已从概念讨论阶段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无论从理念还是到技术标准、设备工艺、原辅材料以及软件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并日趋成熟,已得到我国政府的大力提倡和顾客的高度认同,是应大力生产的优质供给。

数字印刷能真正解决传统印刷遇到的难题,传统印刷产生的噪声、废气、制版污水、废固、有毒重金属等,有的虽然可花高价钱交环保公司处理,可以通过绿色印刷认证,但污染源仍存在,还不是完全的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印刷。如噪声,在厂边测可达标,但对轮转机、折页机等旁边的工人来说,远远超标了,对其身心影响极大。制版污水处理1公斤要20元,相当于制作1000本书的纯利润。一台数字印刷机可减少出片、拼晒版、显影、冲洗版、烤版、打样、上版、折页、配页、扎捆等10道工序的人工、设备、场地、原材料及工期,生产过程是清洁生产,环保无污染。数字印刷的最大亮点和竞争优势是短(短到一本书起印,长到用数字轮转机印2000本比传统印刷便宜)、低(短版单位印刷品成本是传统印刷的二十分之一)、快(已排成印刷版的电子文件,5分钟可印2本书的内页;另一台彩色数码机可同时印刷封面),还不用配页,如流程通畅,上下工序设备成一条龙安放,事先预热了小胶包机,2分钟可包好,5分钟可切成成品书,12分钟可拿到一本满意的图书。提供优质的数字印刷产品是印刷人当仁不让的社会责任。

努力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践行者

、,对印刷人来说有点陌生,但说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大家一点不陌生,或多或少都做过,只是没有这么系统,这么集中,没有作为全国的大事来抓,进行的方法或角度也不同。以重庆国丰印务为例,在贯彻四大国际管理体系标准方面是后来居上者,当全国发布了第三批绿色印刷企业时,国丰印务才从头做起,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马上进行环境标志产品管理体系(绿色印刷)认证,为了更全面地满足绿色印刷的要求(因为绿色印刷对质量、环境、安全都有要求),国丰印务又马不停蹄地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现在国丰印务是重庆市印刷企业首批通过四大国际管理体系认证的印刷企业,其贯标速度之快也是少有的。国丰印务贯彻四大国际管理体系不光是为了拿证,还为了加强管理,取得生产经营实效,所以才会这样认真、严格执行国家和体系标准。

“去产能”;为了向社会和顾客提供“优质供给”,即优质的绿色印刷产品,国丰印务在贯彻质量、绿色印刷管理体系时,把生产顾客不需要的“无效供给”——生产质量差、非绿色印刷品的设备全部淘汰,如陈旧过时的制版设备、胶印机、装订设备,引进了能生产质量优的绿色印刷产品设备,如CTP、海德堡四色胶印机、进口胶订联动机、进口骑马联动机等及其配套设备。

“去库存”:按“7S管理要求”(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质量体系的要求、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节约----绿色印刷管理体系的要求),把库房、车间里的多余、暂时不用的纸张、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等进行清理。能用的纸张、材料责成相关人员常清常用,已作废的马上处理,是顾客的存货由业务员联系有关单位,能运走的马上运走,并进行不定期集体综合检查,既公示又减发绩效工资,执行力空前提高,效果也好。

“降成本”:明确不同级别领导经费审批权、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是降成本;“去库存”既是清理现场又是降成本;严格控制质量损失既是降成本又是节约资源;为每一台机器安装一个电表,看起来是增加成本,实际是为了落实责任,更好地降成本;为了卫生间设不设专人清扫争论不休也是为了降成本,最后想出所有的地方划片包干、落实责任人以减少专职清洁工以节约人工成本;进行污水过滤,也是节约成本;如此等等。

“补短板”:国丰印务的短板什么?当时不能生产出顾客需要的高质量的绿色印刷产品,领导层齐心合力快速进行了质量、绿色印刷、环境、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公司没有数字印刷,不能满足重庆印刷市场的要求,总经理带队到广西进行实地考察,引进2台工业用数字印刷机;公司的基础管理差,就请行业内的专家建立起质量、环境、安全、环境标志产品四大国际管理体系标准,还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创了五合一工作标准体系(每个岗位的职级联系、任职要求、岗位职责、职责权限、岗位职责绩效考核表合一)、不定期集体综合检查制度以提高执行力;质量还不是最好,就请专业质管行家进行质量把关等等,昔日的短板现在变成了“长板”,有的还处于领先地位,坏事变成了好事,变成了前进的动力。

“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国丰印务送到重庆市质量检测站检测的胶订书、骑马钉书两大类产品全部是合格品,送到深圳市环境标志产品检测机构检测的胶订书、骑马钉书两大类产品全部是绿色产品。国丰印务现在生产用的原材料全部是绿色原材料、生产过程全部是清洁生产,生产出的产品不管是出版社的或是社会印件全部是绿色印刷品。同时提供社会需要的数字印刷品。

在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贯彻四大国际管理体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进行整合,国丰印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不仅符合世界趋势、国家要求,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2015年生产产值同比增加了60%。

印刷企业应主动积极地提高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主动积极地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的历史使命,满足人民的需要,满足顾客的需要,让自己得到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系北京大成新华认证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摘自《中国印刷》2017年第2期





中国印刷

长按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