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从这里出发



  6月28日,风和日丽,福建省宁化县城区的长征纪念园内,苍柏凝翠,几栋红墙黑瓦的客家风格式建筑,古朴而静谧。在园内革命纪念馆的墙上,“红军长征出发地”7个大字熠熠生辉。

  1929年8月,,由此揭开了宁化革命史的崭新一页。1930年6月,。在红军支援下,革命很快走向全县。当年6月27日,红军在宁化城关召开军民大会,宣告宁化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闽西北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诞生。

  在扩红(扩充红军)突击运动中,宁化先后发动组织13700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涌现出禾口、淮土两个扩红模范区,被福建省苏授予“我们的模范区”光荣称号,是福建苏区的扩红重点县,诞生红军的故乡。在支前突击运动中,宁化累计筹集粮食950多万斤、军费近54万元和大量被装,组织2万多人次的运输队、担架队担任支前后勤保障任务,是福建苏区的支前重点县,。

  “当年,宁化全县总人口13万多人,每10人中就有1人参加革命。为支援前线,宁化人民发起‘千担纸、万担粮’活动,还踊跃地无偿购买公债。”宁化革命纪念馆馆长陈端说。

、副研究员钟健英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参加红军人数最多、支前贡献最大、人员财产损失最重的苏区县,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败,,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1.4万名红军在宁化凤凰山集结,踏上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宁化县党史办主任科员刘根发说::一是广昌战役后,红军撤向江西石城以北地区时,驻防宁化西部凤凰山的红三军团第四师;,;三是1934年9月底从石城撤入宁化隘门驻防的少共国际师的一个团;四是1934年9月底驻扎宁化上曹坊、下曹坊、滑石一带的红九军团后方机关和设在宁化方田沙罗坝的红三军团医院及一部分伤病号。红军长征后,。”

,于1934年11月下旬到达敌人40万重兵设置的第四道严密封锁线湘桂边的湘江东岸。在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中,负责担任前卫突破和后卫阻击任务的红军部队,,双方伤亡惨重,阵前遗尸遍野,血流成河。

  “湘江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役,以宁化人居多的红三十四师负责担任后卫阻击任务,在广西灌阳县水车至文市一线,,该师4000多名红军指战员血染湘江。余部1000余人突围后,艰苦转战桂北湘南等地,于1936年冬在湘南九嶷山遭敌‘围剿’,大部分牺牲。”宁化县党史办主任张发金介绍,红三十四师是湘江战役中唯一成建制基本牺牲的红军主力部队,宁化籍红军指战员有3000多人壮烈牺牲,血染湘江,魂落他乡。

:“在长征途中,这个师(指红三十四师)一直担任后卫。湘江,。,打得十分惨烈,付出了沉重代价。这就包括大部分由宁化人组成的红三十四师血染湘江,基本牺牲了。”陈端介绍,,于12月3日进至桂北西延山区,幸存的宁化籍红军仅剩58人。

:,也付出了重大牺牲。,已永远载入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史册。”

  在血与火的年代,宁化英雄儿女勇往直前、血洒疆场,他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召日月的英雄赞歌,更以坚定的信念、严格的纪律、朴实的作风为后人树立廉政典范,感染激励了一代代人。、苏区乌克兰、红军的故乡、长征出发地、红色的堡垒,这一座座红色丰碑的背后,是气壮山河的不朽史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下,新一代宁化苏区儿女继续秉承伟大的长征精神和苏区作风,为宁化的改革发展稳定不遗余力。宁化县委书记余建地对发展前景信心满满:,已经深深根植于宁化人民的血脉中,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以‘一城四区’建设为主导,打造发展升级版,建设富美新宁化!”■

责任编辑/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