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养育矛盾重重?掌握4招巧化解

我要上班,平时奶奶是带娃的主力,孩子跟奶奶亲的时候,心里好失落。

现在,大多数家庭中,爸爸和妈妈都是上班族,妈妈产假结束后,老人就承担起了带娃的艰巨任务。但是由于育儿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老人带娃,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问题。

隔代养育,真的矛盾重重吗?其实不然,今天李璞老师就跟大家讲一讲,怎样化解隔代育儿可能遇到的问题。

老人非常心疼、关爱自己的孩子,虽然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但是看到他们每日忙碌、早出晚归的身影,还是心疼不已。老人退休后时间相对自由,他们愿意牺牲自己退休后的休闲生活,来帮忙带孙辈,照顾家庭,以减轻儿女的压力。

俗话说“隔代亲”,老人和孩子有着天然的情感纽带,他们对孩子付出真切的爱、耐心地带孩子,容易和孩子之间建立信赖。爸爸妈妈把孩子交给老人,更放心,而且有更多的人爱孩子,孩子能够成长得更好。

带娃,老人是“过来人”。老年人有爱心、有耐心、有一些值得借鉴的育儿经验。而且一些学习能力强的老人还会学习科学的方法,以弥补自己孩子身上的教育缺失和留下的遗憾,想要把孙辈带得更好。

在一个小家庭中,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相处沟通的方式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有利于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有些老人没有学习新的育儿理念,总是按照几十年前的育儿理念带养今天的孩子。

老人自己的精神状态不佳、身体状况不好时,可能会没有充分的精力照顾好好动、好奇心强的小宝宝们。

全家人根据实际情况商讨决定,妈妈产假后谁来帮忙带宝宝,这样可以让妈妈能安心地继续上班,维持自己原有的工作和收入。

对于带孩子的细节,比如:孩子的每日作息、餐食营养、习惯养成、能力培养等,家人根据孩子的情况,一起讨论商定,达成一致。

老人和年轻父母的育儿理念不可避免会出现偏差,但大家要明确一点:我们想要带好孩子的目标是一致的。

所以,当出现矛盾与分歧时,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都应该互相尊重、就事论事,耐心地沟通,化解问题。

让老人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每天下班后、节假日休息时,爸爸妈妈要多带孩子,一则让老人休息调整,二则也可以更好地陪伴孩子。

老人比较辛苦,爸爸妈妈可以按月、按季或逢年过节给老人一定的经济补偿,也可以为他们购买一些营养食品、应季衣服等他们需要的物品,以表达子女对老人的一片孝心和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