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越大变得越“窝囊”?5种家庭容易将孩子养废,家长要注意

父母对孩子都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出类拔萃,样样出色。然而很多家庭却“一不小心”将孩子养成了“窝囊废”。

面对胆小懦弱、不自信、没出息的孩子,父母恨铁不成钢,怎么也想不通为啥自己付出这么多,孩子却如此不争气。

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多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孩子后天的性格,都是早期教育的结果,孩子变成“窝囊废”,和这5种家庭的教育离不开。

强强妈妈最近很头疼,她发现最近强强不是书本被画得乱七八糟,就是橡皮被掰成小块。前天回家妈妈还发现孩子的书包上有一个大脚印。

妈妈问强强是咋回事儿,强强就知道哭,最后才知道,班上有一个男生特别喜欢欺负强强,妈妈问强强为什么不反击时,强强一句话差点儿没让妈妈晕倒“我害怕,我不敢!”

强强妈妈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和强强爸爸从来不是怕事儿的人,甚至还很强势,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窝囊废”。

和老师沟通后,强强妈妈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就是因为自己和丈夫对孩子过于严厉,过于强势,导致孩子变成了唯唯诺诺的性子。

父母经常认为,自己对孩子强势,严厉,不容忍孩子任何错误是对孩子好,实际上,强势的父母,正在将孩子变“窝囊”。

中国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对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那些经常在家里被父母“吼”的孩子,性格特点为:25.7%的孩子自卑,22.1%的孩子暴躁,56.5%的孩子窝囊。

孩子不断被父母挑剔,纠正,呵斥,他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甚至认为自己不值得。

父母的不断呵斥会让孩子总是处于心惊胆战的状态,他生怕自己惹对方不高兴,这样的娃就会变成讨好型人格,不断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网友@银行小能手说:“从小被吼到大的我,逐渐发现自己是讨好型人格,总忍不住希望别人喜欢我。如果别人不喜欢,我就会很难过,特别讨厌自己。”

最终她嫁给了一个爱骂人的老公。在她心里,觉得被骂很正常,忍不住去道歉、哄他。

教育专家说: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自己长大,还给孩子一定自由度的家庭,孩子才能充满阳光,富有勇敢和冒险精神,更有自信!

特别是家有男孩的家庭,很多都提倡“穷养”,他们认为只有对孩子哭穷,孩子才会懂事,才会体谅大人,才会好好学习。却不知道,这样的教育,最终养出的孩子很“窝囊”!

知乎上曾有网友说,父母无休止的哭穷,导致自己自卑没有安全感,所有负能量都憋在心里,压抑自己。还有网友说,家里条件不错,但是因为母亲的哭穷教育,导致自己斤斤计较,畏手畏脚。

作家埃德加·布莱索曾说过“如果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这个“穷”,不仅仅指物质上的匮乏,还指可怕的贫穷思维。

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穷养孩子难翻身!

被穷养大的孩子,往往格局很小,他很容易被围困在眼前的利益中,而失去了长远的目光,在工作中,生活中会错失很多好机会!

被穷养长大的孩子,往往胆小自卑,他会认为自己不配,不值得,凡事不敢争取,不敢表现自己。

被穷养大的孩子,往往非常敏感,他们不敢参加社交,不敢表现自己,这些表现会抑制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世界的动力,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我们反对父母“穷养”,也不赞成父母过度“富养”,根据自己的实际家庭情况,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才能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三观和人格。

然而,高考考试时,因为感冒起床晚了,匆忙赶到考场的毛北发现,自己竟然没带准考证。等取回准考证,已经错过进入考场的时间。

崩溃的毛北,缺考了全部考试,并在高考结束当晚,自杀了,在遗书中,他写到“我是个失败者。”

人的一生很长很长,纵观一生,这样的挫折根本算不了什么,如果他能重振旗鼓,来年再战,他还能拿到北大的通知书,然而他却选择了早早放弃!

逆商低的孩子,一点点失败和挫折就能让他们溃不成军,摔在地上,就再也没有爬起来的勇气和能力。

他们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自我攻击,他们充满抱怨和自责,最终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面对人生,他们选择让自己成为逃兵!

我们不要总让孩子争第一,我们要告诉他即使是第二,你付出的努力也值得骄傲!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有人赢,就会有人输,这很正常,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努力过,你是否收获过。

马伊琍曾说自己最后悔的事就是让女儿过分“懂事”。

有一次,女儿跟同学一起玩过家家,爱马非常想当妈妈,可是她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能委屈地扮演宝宝。后来马伊琍告诉女儿“你完全可以拒绝”时,爱马却说“我不敢”。

马伊琍这才发现“懂事”的女儿,从来不敢说“不”,只要自己声音大一点,孩子就马上认错: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为了鼓励爱马,马伊琍花了整整个两个月时间每天与女儿沟通疏导,总算让爱马说出了内心的那句“我不愿意”。

马伊琍感慨:孩子的“错”只是没有迎合我们的节奏,可是凭什么每个人不能有自己的节奏呢?

我们不断地将“‘懂事’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这种观念灌输到孩子的脑海中,导致孩子不管做什么事,第一反应都是“我在别人眼里是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他们不懂得尊重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

在职场上,他们不敢和老板提出合理的加薪要求,不敢拒绝同事不合理的甩锅;

和朋友在一起,他们总是充当老好人的角色,成为所有人的树洞;

和家人在一起,他们喜欢委曲求全,将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说:所谓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其实是带着精神性死亡展开了人生。小时候表现得越乖和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这样的孩子,没有个性,没有欲望,身累心更累。他们身上背负的“懂事”大山 ,已经将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做父母,一定不要用“懂事”作为孩子的成长标准,我们要允许孩子有一点“不懂事”,要允许他们的成长多一些“锋芒!

大衣哥朱之文自从在《星光大道》走红后,身价暴涨,按理说,拥有这么好的经济条件,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更被重视,

然而两个孩子却成为了朱之文最大的烦恼!

女儿从小厌学,初中毕业后就闲在家里。村民说,只有取快递和买烤肠,她才会走出家门。因为太爱吃零食,刚刚20出头的她,体重严重超标,直逼200斤。

儿子小伟肆无忌惮地逃学翘课、玩手机、打游戏。花钱大手大脚如流水。去年国庆节长假朱单伟结婚了,才一年过去,朱单伟的妻子就在某平台坦言两个人已经暂时分开。

大衣哥本该给子女提供更优越的读书条件,让孩子趁胜追击,实现进一步的跨越,然而却放任孩子贪图享受,一事无成。

有人说,父母的格局才是孩子的起点,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往上走。

格局小的父母,心里只有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儿,他们满足于眼前的生活,他不会往前,往远看。他们的孩子跟着父母活在眼前,纵情享受,未来一定有让他们哭的一天。

白岩松说:“绝不是生理上当了父母,我们就天然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终生学习的一个大行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所承担的责任,起码51%控股,不要总是埋怨别人,先改变自己吧。”

一位教育专家也说过:优秀孩子是优质教育的成果,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真的为了孩子好,真的不想让孩子变成“窝囊废”,回头看一看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