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俩儿子却无人赡养,知情人:俩儿子都被她逼死了…

小康君之前在某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那些逼死孩子的父母会后悔吗?

其中一个回答让人记忆深刻:会后悔但不会改。

是啊,他们会后悔,后悔对孩子要求太高、太严苛,可他们还是会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另一个孩子,甚至是孙辈。

母亲曾对他说“你去死!”

大家看到这儿,可能在想,魏永康是谁?

魏永康是当之无愧的“神童”,他2岁认识千字,4岁学完初中课程,8岁考入县重点,13岁考入湘潭大学,17岁被中科院破格录取,硕博连读。

按照17岁之前来看,他一直都是顺风顺水,专为学习而生的。可好运并没有一直眷顾他,在中科院学习期间,他因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被劝退了。

被劝退之后,魏妈很生气,她曾对儿子说:“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魏妈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她把自己的梦想压到了儿子身上。魏妈年轻时很爱学习,但因为结婚没能参加高考,有了儿子后,她就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影响儿子。

发现儿子的天赋之后,她就开始专心教育儿子。而魏永康除了学习,啥事都不用干,连洗脸、洗澡这种事情,都是由魏妈来做。学习最紧张的时候,魏妈为了不耽误魏永康学习,还给他喂饭。而这个时候,他都已经上高中了。

紧张的学习,让他没有玩的时间,没有交朋友的时间。魏妈说自己是故意把魏永康培养的不爱说话,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专心学习。

魏永康被退学之前,魏妈曾写过一本教育孩子的书,希望能在儿子毕业的时候发表。在儿子退学之后,她一气之下全撕了。

之后,魏妈开始反思自己教育的方式。她反思了,但却好像什么都没反思到。

儿子结婚后,儿媳曾明确的说过,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希望魏妈在孩子面前说“你爸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怎样怎样了。”

而魏妈呢,不顾儿媳的反对,见缝插针的“教育”孩子。

不可否认的讲,魏妈很爱自己的儿子。但她的爱是建立在儿子优秀的基础上。

她总是想把儿子的人生和自己绑在一起,但她忘记了一件事,儿子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他儿子。

魏永康很坚韧,婚后慢慢减少了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也没有把这种影响带给孩子,而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她又逼死了小儿子!

有一位老人,她早年丧父,小小年纪就被嫁一个孤儿,中年丧夫,独自把俩儿子拉扯大。老了却无人照顾,只能孤苦终老。

认识她的人,对她老年的处境只有两个字:活该!因为她接连逼死了俩儿子。

大儿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之后,就把女朋友带回家了,她不同意,还骂了大儿子和他女朋友一顿。大儿子答应她,第二天就把女朋友送走。

本来事情就这么完了,反正第二天大儿子就把女友送走了。但她不知道咋想的,连夜找了几个老男人来,说大儿子的女友是卖的,导致女友差点被强JIAN。幸好大儿子极力阻止,才没有发生荒唐事。

小儿子长大后娶妻生子,妻子怀二胎时忙不过来,就让她帮忙带下孩子。自从带孩子之后,就天天编排儿媳,说儿媳偷人,说儿媳虐DAI她。

儿媳被气的早产,二胎没保住,之后就离婚了。

伤心欲绝的小儿子带着孩子走了,多年后回来已二婚,且和再婚的妻子有一个女儿。

这次回来,本来没打算住几天,但见她老了,性格也柔和了,就多住了几天。而她却趁儿子和儿媳不在的时候,给小孙女灌酒,导致小孙女死亡。

女儿的死,是压倒小儿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久后他也自杀了。

这位妈妈是爱自己这俩儿子的,可这爱带有很强的控制欲,以至于让孩子喘不过来气。

没有父母不爱孩子,可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怎样才是真的爱孩子。

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呢?小康君觉得是做到以下几点:

孩子首先是他自己,其次才是你的孩子。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例如不悄悄翻开孩子的书包、日记本等。

作为家长,我们要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件事,要去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例如孩子因为什么事情发脾气的时候,家长不要先去责怪孩子,而是先去安慰他们,告诉他们粑粑麻麻理解他。

等到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根据具体的事情教育。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是他的全世界。但当孩子慢慢长大,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我们占据的比重会越来越小。

小康君很喜欢纪伯伦的一首诗,也送给大家:

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旁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大家不要忘记「分享」「点赞」和「在看」,给小康君加个鸡腿,爱你们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