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尊严我来保护

这是成长思维创始人秀秀

《二胎时代》原创系列的第24篇

品味生活点滴,探求教育真谛

《二胎时代》所有连载文章,

可关注公众号“精彩原创”菜单


儿子:钧钧    6岁
女儿:榕榕   2岁



在一次正面管教课堂上,学员Linda讲述了自己的案例:

 

她六岁的儿子小瑞手里攥着心爱的玩具,在户外游乐场里玩耍。一个四岁男孩突然跑过来一把抢走了他的玩具。小瑞急了,赶紧追上去往回抢。

 

撕扯的过程中,玩具掉在地上摔碎了。小瑞气得大哭,而小男孩却一副趾高气昂、气势汹汹的样子,丝毫没有抱歉的感觉。小瑞没有力量了,哭着来找妈妈。

 

Linda在一旁目睹了全过程,很是心疼儿子,冲四岁男孩说:“这是哥哥心爱的玩具,你为什么要抢?”


男孩见大人来了,立刻换了一副嘴脸,可怜兮兮地说:“因为我也喜欢这个玩具。”


Linda明知这个孩子在耍花招,但在那么多人面前,她只能软下来:“你要是也喜欢,阿姨可以给你买一个,但以后不要抢别人的玩具了,知道吗?”

(Linda描述她说这些话时,边说边在心里责怪自己的软弱。)


果然,那个男孩见心机得逞,立刻冲小瑞恢复趾高气昂的神情,他赢了。


小瑞难过极了,冲着妈妈喊:“我不要给他买!”

 

Linda描述说,当时她一下子懵了,不知该如何跟儿子解释。其实在那个时刻,小瑞多么希望妈妈跟他在一起,直起腰杆帮他出头啊!

 

Linda之后又跟小瑞聊过这件事情,小瑞看似没事了。但Linda知道,自己的软弱给儿子带来了伤害。她在课堂上对大家说,如果再来一次,她绝对会保护小瑞的感受,不再软弱。

 

在课堂上,我们都深深地被Linda的故事吸引了,因为这绝对不是特例,而是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

 

我问Linda为何软弱下来,她说毕竟周围人太多,还得顾及面子。说完她自己笑了:“咳,其实面子才几斤几两,孩子的尊严和感受才最重要!”

 

顾了自己的面子,伤了孩子的里子,孰轻孰重?

尊严——光是看这两个字,就透着庄严,神圣不可侵犯。

 

其实随处可见连家长自己都不顾孩子的尊严,当街打骂孩子的情况。这种在本文中不做讨论,那是家长自身的问题。我们探讨的是,家长与孩子已经互相尊重,当有强势的第三方伤害了孩子的尊严,且孩子无力保护自己的时候,作为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有力地维护孩子的尊严,小小的心就会被这种力量滋养,有朝一日,当他们长大成人,强大的内心会让他们清晰自己是谁,不仅尊重自己,而且由衷地尊重别人。那个时候,当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侵犯,他们才会有力量为尊严而战。

 

有尊严的人,才会活出有尊严的人生。

 

关于维护孩子的尊严,我也曾走过弯路。谁不爱面子呢?谁不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呢?所以当我看到尹建莉的一篇文章,提倡不去干涉孩子们的互动,让孩子自己处理突发状况,这样的观点一时仿佛明灯,照亮我的育儿之路。

 

但很明显,专家的观点很多时候未必可行。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中,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发生,或强势或不善的一方要伤害孩子,家长此时不挺身而出,更待何时!

 

生活中的案例比比皆是。

几天之前,我带着钧钧在小区游乐场玩耍,他和一个陌生的孩子排队滑滑梯。每次钧钧坐在上面准备滑下来时,那个孩子总在后面嬉笑着用脚推他。钧钧感受到了陌生孩子的不友善,流着眼泪跑过来找我,我给他擦干眼泪:“那孩子可能在跟你闹着玩。你这么不喜欢,就大声跟他说不可以。”

 

钧钧很快回去跟那孩子说:“我不喜欢这样,不可以!”然后故意绕开他。可那孩子不依不饶地追着钧钧踢,这下把钧钧惹毛了开始反击,也追着那孩子,然后用脚推他。

 

事情发生反转,那个小孩儿根本跑不过钧钧,立刻从占上风到占下风。于是他冲着远处的奶奶开始大哭。奶奶看到孙子受气哪能忍得了,不问青红皂白就冲着钧钧大喊:“你这孩子干什么!不能欺负小孩儿!”

 

钧钧一看凶恶的奶奶,更加愤怒了。但一个六岁的孩子,根本不会表达事情的始末,脸憋得通红,眼泪又出来了。

 

我目睹了事情的全部。而且我知道,这是孩子最需要我的时候。

 

我不生气,但我的话掷地有声:“我看到了,你家孩子先踢的。”

 

“你家孩子大,就不能让着小孩儿啊!”奶奶估计是广场舞跳多了,声音一点不弱。

 

“他们是平等的,没有大的必须让小的之说。你家的先挑衅,我家的阻止不了,生气了才还击的。两个人都有错。”我只是描述客观事实。

 

奶奶眨巴眨巴眼睛:“没见过你这样教育孩子的。”

 

这已经开始攻击我了。

 

我朝她走了几步,171的身高也是一种力量。我直视她的眼睛:“管好你自己家的孩子。”

 

奶奶愣住了,缓过神来,我已经带着钧钧离开了。

 

我心里说:我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关你屁事。

 

你不爱幼,我如何敬老?你不良善,我如何微笑?你想捏软柿子?抱歉,找错人了。让我说“对不起”,然后莫名拉着苦恼的孩子走开?开什么玩笑!

 

钧钧早已不哭了,平静地跟着我离开游乐场。我不说话,只是紧紧握住他的手,用这种方式给他力量。他的腰杆挺得很直,呼吸平稳。这个时候,我想留给他一段时间自己消化刚才的事情,当他想聊的时候再说。

 

那个时刻的我是中正而有力量的。或许他会把妈妈的样子记在心里,将来需要维护尊严时,也会中正而有力量。

我不禁想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庸之道。单看字面意思,常会把中庸误认为妥协和隐忍,维持表面的和谐,实则大不然。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否则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正如正面管教的“和善而坚定”,意指“有底线的和善”或者“有温度的坚定”,正是中庸之道的中正、平和、不偏离。

 

无论古今中西,大道归一,谓之人生大道。

 

还曾有学校老师跟我抱怨,觉得当今家长都太脆弱了。我也看到了很多案例是家长脆弱的表现,比如孩子哭不得,累不得,受委屈不得,刻苦不得,还有完全散养型家长,生怕孩子人格不完整,成长受到了束缚,于是索性给孩子没有边界的爱和自由。

 

这叫溺爱,与本文探讨的主题没有关系,但又十分容易混淆。

保护孩子的尊严,是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挺力相助,是为了让他们在言传身教之中,学会“和善而坚定”,学会“中庸”,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了悟人生大道。

 

这一切,是因为我们无条件地爱他们,却也深谙世道艰辛,授之以鱼,亦授之以渔。

 

人生终归要靠他们自己走下去,哭、累、委屈、刻苦都是必然。如果这些是路上的风雪雷电,那么尊严便是一把结实的大伞,任由外界刮风下雪、电闪雷鸣,我自岿然不动、万里无云。

- END -

More Learning Parents,More Smiling Children!

作者:秀秀

育有一儿一女,相差四岁

成长思维创始人及首席培训师

英国IPMA公会认证国际职业培训师
中国教育部认证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美国正面管教协会(PDA)会员及认证讲师


百余场课堂、讲座及线上分享,影响近万人

大连培根学校正面管教客座讲师

《二胎时代》连载作者




策划出品


大连明易科技有限公司  旗下

成长思维」家庭教育工作室

主理人:秀秀

联络邮箱:chengzhangsiwei@163.com

新浪微博:@成长思维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