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上海】文庙,白云观,城隍庙

为了抵御眩晕,在车上时,我常常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

于是,有时,就会突然忘记现在是什么时候,自己是谁,又将要去往何处。

啊,对了,现在是下午了,我要去文庙。

听说每逢周日,上海文庙就会举办旧书市场,时间是从早上七点半到下午四点。

于是某个周日,我抽出一个下午,前去一观。

下面开始记流水账。

出校门时,我看到保安亭后面坐着一只半人高的白色毛绒玩具熊。想来保安大哥或许也有一颗少女心?


  • 文庙

坐地铁到老西门站,再步行约十分钟,就到了上海文庙。

上海文庙坐落在文庙路上。这是一条年龄很大的路,路边有着陈旧而杂乱的民国风小红楼。文庙附近对面有一道白墙,每隔几步便挂着一幅楹联,。

周日的旧书市场只要一块钱门票。参观文庙大殿需要10元门票,学生半价。

我到时已经接近下午两点,很多摊位都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

这儿摆摊的大多是些老人家,卖的旧书有连环画、小人书、旧杂志、外语书籍、画册、地图册、传奇小说、技术类书籍……还有剪纸、贴画、粮票、唱片、少数民族饰品、文房四宝、工艺摆件……我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

这儿的书既有破旧得叫人不敢随意翻动的,也有看起来像新的一样的,价格都不贵,也可以商量。

旧书市场是在文庙进门的空地上。后面还另有一番天地。

中间的大殿里供奉着孔夫子,周边的木架和树上挂满了系着红带子的卡纸,每一张纸上,都寄托着一个学子的愿望。

绕过大殿,是一个庭院。游廊上摆放着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稍微平滑些的都微微泛着油光,似乎是被人抚摸过无数次。

对面有个藏书室,窗明几净,玻璃书柜里藏着一些古卷,只做展示之用,并不能给人细细翻阅。

这儿还有个明伦堂,是古代儒生讲学之地。宽阔的大厅,红木案几与小凳,师言与典籍是如此伟大,而学生又是如此渺小。古代的学子们便是在这明伦堂中聆听圣训。

明伦堂有两扇开着的门。从另一侧出来,便可见曲径通幽,亭台楼阁。

门口的石狮子十分调皮,双目圆瞪,口中含珠,脚踏祥云,模样十分呆萌。

小径拐角处的亭子正在修缮。旁边有一张卷轴状的石桌,桌腿雕刻着兽头,。

旁边的楼阁高出栖着几只猫咪,叫声沙哑,大概是因为春天来了吧。

绕过猫儿们,有个尧缔茶壶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茶壶,有把的、没把的、有盖的、没盖的、蓝色的、玉色的、白色的、人形的、孔雀形的、方形的……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这儿头顶上的灯笼,四四方方的灯笼,灯罩上画着水墨山水,四角还缀着红色流苏,美不胜收。

出了茶壶博物馆,可见面前的一汪小湖,湖中锦鲤灵动,中有一红色小船漂浮于上,还有一硕大的怪石,名曰龙吟虎啸,为灵壁石,重5.6吨,石峰仰天处虎啸震天,近水处龙吟细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岸边有一花状十字型石盆,内满是水,还漂浮着红的黄的叶子,底有淤泥,自成一景。

侧面有亭台水榭,中有欢声笑语传出。

循声而去,过一小桥,右手边见白墙斜瓦,怪石成岸,绿树黄花,绿水倒影,颇有江南水乡之感。

门口的石狮子十分矮小,仅到小腿高,且是粉色的,半低着头,煞是可爱。

厅内雕窗镂空恰似冰凌,微光透过,隔景成趣。

中间石桌旁坐着几个女学生,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安安静静地写着作业。

墙边有一圈的木椅子,坐着几个男学生,正在一起玩着手机游戏,欢声笑语不断。二者和平共处,倒也有趣。

站在亭中静观水面,微风徐来,自在惬意。

从另一侧出,见一青铜大鼎,上刻八个大字,我不认识。周围摆着一圈九个小盆栽。

出口出的青砖小路上铺着地毯,还放着“小心地滑”的标志。我试了下,砖地上长着青苔,果然很滑。

出来后看到了双层巴士。还有双层的都市观光车。想起初来上海时,父母就是坐着这种车走马观花游览了上海,感觉还挺划算的。


  • 白云观

从文庙出来,时间尚早,我就决定顺便去白云观。步行有十几分钟的路程。一路上,我见到的最多的,就是老人。

还在文庙路时,经过一扇半掩着的门,我看见一位老爷爷呆呆地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莫名觉得凄凉。

人年老时,一直以来的生活状态被打破,虽终于可以休息了,但身体到处闹毛病,且无所事事造成心灵上的荒芜,若是再失去了相伴之人,更是难以为继。

我上大学后,曾听闻爷爷奶奶觉得活着再没什么意义,深觉毛骨悚然。我们见过太多行尸走肉般的老人、热情洋溢参加各种活动的老人、上当受骗的老人,他们也曾年轻过,我们也会老

我曾不止一次地想,当我年老退休后,我要养一只狗,一只猫,几条鱼,还有各种花花草草;我要练习书法,弹琴,泡茶;要再读一遍从小到大所有的日记,并讲给心爱的人听;要一个人坐一次热气球,寻一处山清水秀、人迹罕至的地方……

到那时,我真的会做那些事吗?我会不会像这些老人一样,每天无所事事地躺在床上,或者坐在街边呆呆地看着众生百态,一切却再与我无关,只是一日日挨着,等着那一天……

想做的是,现在就可以做起来。让灵魂保持生机并渐渐丰富起来,或许可以不惧岁月的侵袭。

言归正传。

出了文庙路,街边有家老年护理医院,还有家敬老院,难怪此处老人如此之多。

我看到背着竹筐卖梳子的老爷爷,站在路边替老伴儿挠痒痒的老奶奶,边走路便看报纸的老爷爷,占满公交车的老头老太太们……

时光似乎都慢了下来。

上海也不全是快节奏嘛。

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墨绿色的邮筒边围着一些人,原来是一位老爷爷突然不舒服了,路过的一个外国小哥连忙扶着老人,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不少路过的人也在一旁护卫帮忙。

老人摔倒究竟扶不扶?我在此处看见了善意与道德的信心。世界上果然还是好人多啊。

这儿还有不少点心店,西点铺里流出的芬芳,简直馋得人直流口水。

接近白云观时,路边大铁门上,一张“车辆出入口,请勿在此喂猫”的告示吸引了我的注意。

可惜并没有看见猫。

这个大铁门是属于大境阁的。这里是上海市道教协会,上海市道教书画院,上海市华侨书画院。我之所以想来白云观,就是因为听说北京的白云观是全国道教协会所在地,于是草率地推测道教协会都在白云观。没想到是真的。

可惜到了这儿,虽然门是开着的,也无人把守,但我心中还是怀着莫名的恐惧与敬畏,并不敢擅自进入那扇门。

这儿位于“青莲路”,很美的名字。不知青莲居士是否来过这里,把酒言欢,泼墨成诗,羽化而登仙。

大境阁不远便是白云观。很小的一座道观,四四方方,深墙高院,烟雾缭绕。我在门口看见一个蓝衣黑帽的道士,惊鸿一瞥,就不见了。

道观门上的显示屏说,。届时一定十分热闹吧。

大境阁后方有个免费公厕,然而居然有一男一女两人在看守,也不知为何。

绕过此处,我穿过一条行人较少的施工路段,这儿有一段墙是雨过天青色的,可惜有些脏。

到一个十字路口,繁华扑面而来。不远处就是城隍庙了。


  • 城隍庙

来城隍庙,我是奔着梨膏糖去的。

不记得在哪儿听说,城隍庙的梨膏糖十分好吃,心里便一直存着这件事。这次顺路过来,还未进入城隍庙,便看见了不少卖梨膏糖的店铺。我略微比较后,选择一家买了些梨膏糖。我是散称的,价钱大约是两元钱一块。

梨膏糖硬硬的,有点粗糙,很甜。果然对于不爱吃糖的人来说,再怎么久负盛名的糖也是不喜欢的。我奶奶是爱吃甜食的,倒是可以给她老人家留着。

这条街上还有不少卖古玩玉器的。不过,当我真正进入城隍庙景区时,看到的民间工艺就更多了。

影雕,珍珠微刻,指掌书画,木质工艺,艺术彩蛋,玻璃拉丝,民族乐器,琉璃,泥人,丝绸,旗袍,雪花膏,快速画像,迷你铜艺,智力玩具,篆刻书法,竹艺,剪纸,陶泥乐器,中国结,风筝,剪影,皮影,香袋,陶瓷,内画,草编……熙熙攘攘,如任何一个古城景区一样。

对了,豫园也在附近呢。

行至九曲桥,桥上行人拥挤。另一侧入口人却少多了。

河面上漂着一只小船。还游着鸳鸯与白鹅,叫声凄厉。

河水有半腿深。我是如何知道的呢?因为有一个工人正站在河中修船,另一个却坐在河边的石阶上抽着烟,两人皆有着饱经风霜的面孔,却言笑晏晏,甚是悠闲洒脱。

城隍庙的小吃是很多的。我是那种吃饱了就无视所有食物的人,于是这次故意饿着肚子来逛城隍庙,从街边小摊小铺到小吃广场,检阅了无数小吃,却未亲自品尝。

正在此时,下雨了。

上海果然是个需要时时随身带伞的城市啊。

不知不觉就走了出去。

不死心地从另一个入口进入,还是没有找到想吃的东西。却看到了看西洋镜的铺子。几个人透过小洞向里看,似乎能看见过去的场景,戴墨镜穿唐装的老板在一旁绘声绘色地讲述,也是很有趣了。

不记得这是哪家店铺门前的石雕了,一个笑嘻嘻的小人儿骑在石狮子身上,看起来很有趣。

这儿的井盖上都刻着美丽的画,真是处处有惊喜了。

这儿有好几个出口,当我察觉自己几乎走遍所有出入口,还是什么也没吃时,终于决定放弃了。

虽然没有品鉴美食的天赋,不过看够了美景,也算没有白来一趟吧。

前往地铁站时,却突然发现路边有家小吃店,有出售油墩子和海棠糕。

油墩子是以前一个师姐推荐给我的,据说很好吃,这次终于有机会尝一尝了。虽然叫油墩子,不过还不算油的叫人难以接受。它是咸的,里面包着萝卜,热乎乎的,味道还不错。虽然我还没有吃完就不想吃了,不过平心而论,还是当得起“好吃”二字的。

海棠糕是我上次去苏州的主要动力之一,虽然在苏州并没有吃到。这是一位十分不爱吃甜食的朋友推荐的,她这样挑食的人都说好,那一定是极美味的了。果然,海棠糕与我以前吃过的糕点都不同,有种独特的味道。

面的周围是稍硬些的,有油的香;中间是软的,有花香。里面还包着糖和豆沙,吃进肚子里真有种幸福的感觉。

一旁的服装店里放着我喜欢的刘珂矣的歌,瞬间觉得好开心。

不知不觉写了就这么多。看到这儿,文章开头的那支曲子应该已经听完了吧。再放一首,刘珂矣的禅意中国风。

游记到这儿就结束啦,后面还有一些不忍失落的细节。

进地铁站,在自动扶梯上,忽然发现传送带上印着数字,每隔五个便印着一个,我看见的是30和25。突然觉得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还藏着许多匠心啊。

回学校的路上,我又睡得有些迷迷糊糊了。听到站名相似,又看到有很多同龄人下车,我也慌忙下了车,却发现下错站了。

不过,这一站恰好是个超市,我正巧有些生活用品需要补给。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回到学校已经很晚了,餐厅大多都收摊了,卖煎饼的阿姨却还在。我去打包煎饼时,阿姨还送了我一杯免费的奶茶,大概是买奶茶的阿姨没有卖完所以放在这里的吧。

食堂的阿姨人都很好,不忙的时候对我们都是笑眯眯的。去的晚了,还常常会有些额外的获赠呢。

这就是我上上个周日下午的游玩经过了。虽然已经过了一个多礼拜,却仍是记忆犹新。我一直以为上海是一个空荡荡冷冰冰、客气而疏离的城市。其实,每个城市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但都是复杂的,蕴含着各种不同的特质,在我们平日所接触不到的地方,或许它还藏着另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