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具被抢,糊涂家长装大方会误导孩子

听说这个妈省理公亲子学院很不错!

嗯为了我们的孩子,我早就在用啦


01

周末带孩子在公园的沙池玩沙子,给小家伙带了三个工具:一个铲子,一个挖掘机,还有一个自卸车。

在沙池里,有好几个小朋友觊觎小家伙的挖掘机和自卸车,有一个年龄稍大的小男孩,直接走到我的面前,很有礼貌地问:“阿姨,我可以玩一下挖掘机吗?”

小家伙警惕地抬起头,把挖掘机拉到自己的身边,笃定地说:“不行!”

我笑着对小男孩说:“那是弟弟的东西,你可以和他商量。”

正在这时,一个小孩大哭起来,因为被妈妈打了一巴掌,原因是他不愿意和一同来公园的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小桶。

“你现在不玩小桶,为什么不可以给哥哥玩一会,哥哥已经拿他的玩具和你的交换了,这么小气,以后不会有朋友的。”孩子的妈妈很激动,说着就要去抢孩子手中的小桶。

最终她赢了,把小桶递给了别的小朋友,而全然不顾自己的孩子哭得那么伤心。

家长群里,也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现在大部分孩子都自私,就欠“收拾”;而另一派家长认为,孩子妈妈不该这么粗暴,东西是孩子的,就应该经过他的同意。

哪一派的想法是正确的?当然是认为孩子自己的东西应该由自己来做主的那一派了——这是在维护孩子的物权意识。

在0~1岁这个年龄阶段,孩子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身体,所以除了身体上的基本动作,比如手和脚的活动是属于自己的,至于身体之外的东西,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去顾及,所以这个年龄阶段的他们没有物权意识。

1~2岁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已经到了“我喜欢的就是我的”时期了,不过,这只是物权意识在萌芽。

真正的物权意识敏感期一般会出现在2~3岁这个年龄阶段。

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我”的意识逐渐清晰,他们开始把自己和其他人区分开,包括所属于自己的所有东西,他们会选择“保护”自己的所有物。

甚至,在公共场合,这种保护意识会更加强烈,而恰恰就是这个行为,让家长们误认为孩子“霸道”和“自私”。

02

一旦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们一定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抠门”的标签。

我们需要做的是,淡然接纳孩子的这种行为,这只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有了正确的物权意识,才能让孩子获得良好的自尊,足够的安全感。

每一个孩子的物权意识的强弱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孩子会相对弱一点,而有的孩子,就会强烈一些。

小区里有一个孩子,在很多的家长眼里,他是很“特别”的一个孩子。

特别在哪里呢?就是他的玩具从来不给别别的小朋友玩,而别的小朋友有什么新颖的玩具,他也从来不会感兴趣。

这个孩子就是物权意识比较强烈一些,他认为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别人的就是别人的,在他心里会有一个界限。

有家长夸奖他懂事,因为有很多的孩子,他在外面总是觉得别的小朋友玩具比自己的好,甚至,强迫别的小朋友和自己交换玩具,在被拒绝的时候,就会大哭大闹。而这种情况下,就是孩子的物权意识模糊,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的东西,依旧停留在自己喜欢的就是自己的阶段。

如何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呢,这里就需要家长注意一下几点:

① 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

在每一次孩子购买东西的时候,就可以跟孩子说明,这是“送给孩子”的,为孩子每种物品,都提供一个盛放的地方,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来布置自己的物品的“专属地“,让孩子有一种“主人”的感觉。

② 制定规则并严格遵守

家长要给孩子传递规则理念,比如,哪些东西是他的,他是可以去拿来用的;哪些东西是不允许他碰的,尤其是在公众场所,或者去别人家做客,一旦制定了规则,就要严格监督孩子遵守。

我的一个朋友,她把孩子的衣服和鞋子,会单独放在为孩子准备的衣柜和鞋柜里,而孩子平时用的水杯和毛巾上,都有标记图案,用来和家里其他成员的物品区分开,提示孩子哪些是他的,而哪些不是他,他是不能用的。

这个方法很值得借鉴,家长们可以选择效仿。

③ 鼓励分享,拒绝欺骗

对于有些物权意识比较强烈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鼓励分享的方法介入和干扰。

还有一点很重要,很多孩子不愿意分享,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分享的意义。对于不愿意分享的孩子,家长也采取交换或者借用,时间由短到长,让孩子明白分享的真正的意识,也享受交换带来的快乐。

幼儿园里,针对刚入学的小班小朋友,一周有一次分享课,主要是为了让小朋友熟识自己的同学,快速地建立友谊。

有一个小朋友就拒绝分享自己书包里的面包,不论家长和老师怎么努力,他都“死守”着自己的书包,一边哭一边喊“这是我的”。

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和他沟通这个事,知道这个孩子的想法是,分享就是别人拿走了我的东西,不给我了。老师拿出手中的水果告诉他,我现在愿意把我的苹果分享给你一半,你可以把你的面包分享给我一块吗?

老师这个设计的场景,让孩子明白,分享是把自己的东西“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

家长们也要注意,在别的小朋友对自己孩子手上玩具感兴趣的时候,我们也要把这个决定权交给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我们还告诉他们,在他们想玩别人的玩具的时候,也应该这么做。

家长更不能在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选择哄骗的方式转移孩子对自己玩具的注意。

比如,告诉孩子,你把东西给别的小朋友玩,妈妈会给你买一个消防车,或者是带你去游乐场等等。可当孩子真的把玩具分享出去了,家长对于自己的“承诺”,早已经忘记的一干二净。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再相信家长了。

所以说,如果做不到,就不要随便承诺,因为做不到的承诺,就是欺骗。

④ 沟通和赞美同等重要

教育孩子,沟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平时和孩子多沟通,对于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很重要,这可以让家长们了解到孩子真正的内心想法,甚至可以提早防范观念上的偏差或不良行为。

最近,一个朋友吐槽公司来了一个奇葩同事。自从她来了以后,同事们办公桌上的东西,经常发生“不翼而飞”的状况,比如,一个同事的钉书机找不到了,另一个同事的固体胶没有了,发生这样的情况,都是因为这个新同事。

有一次,朋友实在受不了了,就和她沟通,没想到这个女同事却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公司里的同事,用个东西怎么了,我的东西你们也可以用啊,何况办公用品还是公司出资购买的?我小时候,在我们大院里,东家的东西就是西家的东西,这叫人情味。”

这就是典型的小时候物权意识没有被培养好的结果。

所以,在生活里,孩子在物权意识这个方面有好的表现时,家长要不吝夸奖和赞美,强化孩子的物权意识,让他们更愿意去接受物权意识。

自从二胎政策开放以来,二胎家庭也越来越多,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那就当家里两个孩子年龄相差不大的时候,争抢玩具是一件特别让人苦恼的事,而这个时候,物权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两个孩子有了物权意识后,争抢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让孩子对自己的物品有支配权,不仅利于孩子自主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维护自己的权利,也会让他们成为一个有界限感的人,懂得别人的东西,要征求别人的同意,尊重别人的物品意识,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

作者简介:多多黛,80后女子,一手文字,一手生活。想把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写给你们看。本文转自“积木育儿”,经作者授权转载,本文图片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处理。点击下方“阅读全文”下载APP小冤家:轻松化解你的欢喜冤家!

妈省理公Super爸妈高阶亲子学院

国际一线亲子教育法,私人定制家庭教育指导

帮助家长培育心理最健康的孩子

发展和谐婚姻家庭的幸福能力!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