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有一次!海阳这个特色传统习俗你知道吗?据说起源于清代


正月十五

海阳行村镇庶村格外热闹

除了传统的庆祝元宵佳节的方式外

这里还有一项与众不同的庆祝活动

——跑灯官


跑灯官是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清代,是村里一位李姓进士从江西带过来的,他将南方报花灯的形式添加到了本村秧歌闹花灯中,形成现在的“跑灯官”演出方式。“跑灯官”时,县太爷、县官夫人骑着高头大马游街,也是春节期间与民同乐的意思。

灯碗

今年71岁的赵花芝早在元宵节前一天就将灯碗做了出来,豌豆面被手巧的赵花芝做成了“鱼”“圣虫”、十二生肖等动物形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看场佬”了,“看场佬”背着扫帚、铁锹等农用工具,以前家家户户有场院用来打粮,为了保护粮囤,村民在送灯的时候就捏出了“看场佬”的形象,希望新的一年能够粮食大丰收。

    等晚上开始跑灯官,报灯官到达家门口后,赵花芝就会点亮灯碗。“以前灯碗用完之后都会吃掉,现在做的人少了,吃的人更少了,我做成的灯碗,等点完灯之后就会被周边的小孩子拿走当玩具。”赵花芝笑着告诉记者。

在老村委大院,村民李树希正在为秧歌队演员化妆,这已经是他第27年为跑灯官秧歌做服务工作了。李树希告诉记者,刚开始村里跑灯官的时候,都是用高跷秧歌,演员们踩在高跷上行走,后来,考虑到安全问题,再加上踩高跷无法行三拜九叩之礼,逐渐在跑灯官过程中采用平地秧歌进行表演。

夜幕降临

家家户户的花灯早已挂到房前

跑灯官也开始了


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

秧歌队伍在前,跑灯官队伍在后。“跑灯官”包含报灯官、衙役、县太爷、县太爷夫人等角色,在跑灯官过程中,报灯官前面行走,后面跟着衙役,他们打着灯笼在前面开道,随后是骑着高头大马的县太爷和县太爷夫人。


报灯官走到悬挂灯笼的村民门口

根据村民家的情况,即兴编词

“生意兴隆灯”“发家致富灯”“家庭美满灯”

等祝福词不断

以夸花灯的方式

为村民送上新的一年的祝福



秧歌所到之处

村民就开始放鞭炮、点烟花

跟在后面的人群随着秧歌队伍行走

跟着报灯官的唱词叫好

整个夜晚

庶村因为跑灯官变得像过年一样热闹



您点1个

海莉子妹妹工资涨5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