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暖,要注意躲过这4种“开春病”!传染病知识,你get了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断时续的春雨,伴随着逐渐转暖的天气,人体各项机能也开始从寒冬慢慢苏醒。


不过,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各种“开春病”随之而来,一些体质较弱的人群甚至比冬季还易生病。


请看看专家们针对“开春病”为大家支了哪些招?


呼吸道疾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加上此时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注意以下5点尤为关键:


• 1.对患者应及早隔离治疗。


• 2.减少或避免到人多的场所,与患者接触时应戴口罩。


• 3.室内做好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可用食醋进行密闭熏蒸。


• 4.做好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用具、衣被的消毒,可用漂白粉澄清液或过氧乙酸喷洒,或食醋熏蒸。


• 5.注意保暖,注意增减衣服,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骨关节病


南方春季大多阴雨连绵,而湿冷恰恰是骨关节病的诱因。老人冬季注重保暖,但开春却容易疏忽,造成骨关节病复发或加重。


要想预防春季骨关节病发作,需做到以下几点:


• 1.做好防寒保暖,必要时可以戴护膝、护腕。


• 2.适当锻炼,建议做温和、持久的运动,快走和慢跑等,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应充分热身。


• 3.在饮食中还可以多摄取一些含钙、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减缓骨质疏松,减少骨关节疼痛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


春季随着天气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


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遭受风寒侵袭和细菌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容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的疾病,而这些疾病都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温差较大,对血管收缩、舒张的调节要求较高,因此,心脑血管病便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在春季更容易发作。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1.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居室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忽冷忽热,减少血压波动及心绞痛发作。


• 2.适当体育锻炼,增强心脏活动耐量,但活动量应因人而异,雾霾天应避免室外活动。


• 3.清淡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保持排便通畅(春天易上火加剧便秘,用力排便也是心绞痛的一大诱因)。


• 4.注意居室通风,避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发生。


• 5.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不能随意停药,出门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一旦发生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精神障碍


临床资料表明,春天是精神障碍复发极高的时期。因为随着春季日照的延长,空气的电离程度高,人体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同时,春天的气温波动较大,气压又比较低,加上阴雨连绵,容易引发抑郁、焦躁、烦闷等情绪。


以下3点有助于获得好心情:


• 1.建议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出去晒晒太阳、踏踏青等来舒缓自身情绪。


• 2.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


• 3.已经患有抑郁等心理障碍的人群,必须按时服药,切勿擅自停药或减药。


春季传染病知识,你get了吗?


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重新回到学校、幼儿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通知中说,冬春季是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效防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蔓延,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针对几种春季校园常见的传染病,专家提出了防控方法。防范校园传染病,家长和学校应密切配合,师生、家长要多了解学习一些传染病防控知识,学校要做好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等措施,以防学校发生聚集性传染病疫情。


划重点:这五种传染病春季高发


“百草回生,百病易发”,专家说,初春时节,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病毒开始活跃起来,春季堪称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了。尤其是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儿童,一旦接触传染源,很容易感染病发。


春季校园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这五种传染病。其中前四种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后一种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以上五种疾病均好发于儿童,且传染性比较强,一旦出现传染源,很可能引起聚集性。



敲黑板:典型症状学起来


• 1.流感。说起流感,估计大家不陌生,刚过去的2017年冬天,许多人被它“袭击”。


流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有明显的头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症状轻微。少数流感患者会表现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症状。


• 2.麻疹。麻疹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不好区别,但既然叫麻疹肯定是要出皮疹。


麻疹出疹特点是在发烧3天后,也就是基本在发病的第4天出疹子,为红色斑丘疹(可突出皮肤,摸起来感觉不平),用手指轻轻按压之可以褪色,部分可融合成片,但无论皮疹分部多广泛,在皮疹之间仍可看到正常的皮肤。疹子出齐后,持续3到4天逐渐消退,整个发病过程可以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


单纯麻疹预后良好,但麻疹也易引起肺炎、脑炎等许多并发症,小儿感染麻疹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炎,重症肺炎可引起心衰,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家长应予以注意。


• 3.水痘。让人颇为头疼的是,水痘的早期症状也和感冒很相似,让家长不好分辨。


但水痘患者发热第一天开始,会在发际、耳后、肚脐周围出现皮疹。最初的皮疹为红色斑疹,然后发展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疹。一两天后,透明的液体变浑浊,疱疹出现“凹脐”现象,然后结痂。


此时,其他部位的皮肤上会再依次出现类似皮疹。在一个患者身上可见斑疹、丘疹、水疱疹和结痂等各期皮疹同时存在,所以戏称水痘的皮疹特点为“四世同堂”。


• 4.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


这个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腮腺炎最主要的症状是腮腺肿大加上疼痛。


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先一侧肿,然后另一侧跟着肿,也有仅一侧肿,面部因为腮腺的肿大而变形。疼痛通常是酸痛、胀痛,在说话、咀嚼(尤其吃酸性饮食刺激唾液分泌)时导致疼痛加剧。


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严重,但是引发的并发症要引起注意:一是并发脑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嗜睡或烦躁。二是青春期男孩可并发炎,表现为疼痛、肿胀,特别是双侧炎,可成为将来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之一。三是并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高热不退、恶心呕吐、左上腹疼痛。以上情况应引起家长重视,一旦出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很容易判断。感染者先出现发烧症状,然后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作总结:防范校园传染病具体这样做


专家说,除了上面说的五种传染病,还有猩红热、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在春季也容易高发。


其实,虽然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师生与家长及时掌握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是做好手卫生,勤洗手,避免直接用手接触眼、鼻、口。其次,注意公共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遮挡、上医院或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再有,提高自身免疫力。


要加强户外锻炼,合理膳食,关注气温变化,合理增减衣物,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做好环境改善。


开窗通风是最简单的居室消毒方法。不论是居家还是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如发现病例,要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玩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做好病例监测和隔离治疗。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该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及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查工作。家长们在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


专家特别提醒家长注意,防控传染病的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相应的隔离期限,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病菌能够传染的时间制定。有的家长害怕孩子耽误课程,一见病情好转就急急忙忙想让孩子上学。王凌航说,在孩子患病期间,不要带病上课,应根据医嘱居家隔离治疗或住院隔离,接受适宜的治疗和看护。


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蠢蠢欲动”了,让我们学会预防疾病,以健康的心态,快乐的心情积极投身到学习生活中,享受春天的美好、享受生活的美好。





订餐电话:



0535--3225003




店       址:




老干局西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