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vs品牌运营:以后还会有《敦刻尔克》般的大片吗?|专栏

本文系商业周刊App付费文章,禁止转载。


撰文:Megan McArdle

现代制片厂制度越来越像几个重仓在握的对冲基金,投资委员会希望监督每一个细节


投资方对卖座大片的追求使得拍电影不再是艺术创作,反倒更像品牌运营


一想到要看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新片《敦刻尔克》(Dunkirk),我就激动得不可自抑。影片讲述的是二战时期英军从法国海滩撤退的故事,极具传奇色彩:由于海滩附近的海军战舰太少,装不下要撤退的部队,于是英国政府动员民众组织了一支私人舰队,最终赶在德军到来之前撤离了33万多名士兵。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我最喜欢的导演会怎么讲述这个故事。


他没让我失望。影片堪称完美,我看了两个小时,特别投入,椅背都没挨着一下。这是自《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的精彩开头之后我看过最好的战争片——谢天谢地,诺兰没像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一样,用毫不克制、令人腻歪的伤感语言毁了自己的作品。


著名导演、编剧及监制 克里斯托弗·诺兰


2017年上映的电影《敦刻尔克》的宣传海报


与所有的诺兰作品一样,影片在叙述时与片中人物保持着冷静的距离感。希瑞安·墨菲(Cillian Murphy)饰演的没有名字,就叫“发抖的士兵”;此外,影片很少去讲述任何一个角色的背景故事或其他目标,生存大过一切。马特·佐勒·塞茨(Matt Zoller Seitz)称之为“蚂蚁农场电影”,一种个体居于次要地位的社会图景。他说到点子上了。


换个水平差点的导演,大概一不留神就会把这部影片拍成正义凛然的抗德大片,人和人打来打去,然而到了诺兰的手里,敌人变成了飞机、鱼雷、海水和横飞的子弹,而人只剩下了求生的勇气。


于是这部影片变得不那么像战争片,反而更像一部灾难片。一部精彩的灾难片。一艘战舰沉入水底的速度有多快?想要击中空中的目标有多难?我完全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生动鲜活、直击内心的画面。走出影院,我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缓过劲来以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拍不出其他和《敦刻尔克》一样出色的影片。最简单的答案是,当然了,全世界只有一个克里斯托弗·诺兰,只有他,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投资1.5亿美元,让他在法国海滩上拍摄成千上万的群众演员和二战时期的军械。但这个答案不够完整。


品牌运营


如今,即便诺兰这类天才导演拿到大量资金挥洒创意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大量资本涌向了“特许经营权电影”。对卖座大片的追求使得拍电影不再是艺术创作行为,反倒是更像品牌运营。特许经营权电影创造了票房收入、周边产品收入以及经济学家所谓的期权价值:《速度与激情7》(Furious 7)为影片工作室带来的不仅是票房收入,更是通过续集《速度与激情》8、9、10直到987来获得更多收入的能力。


电影《敦刻尔克》的拍摄现场,哈利·斯泰尔斯(Harry Style,中)与“发抖的士兵”希瑞安·墨菲(右)


截至2017年7月30日,《敦刻尔克》的票房收入达约1.03亿美元


当然,这些宝贵的资源也不能随便交给某个人去折腾他稀奇古怪的想法。制片厂的干预越来越多,为的就是确保导演没有偏离轨道太远。与大众特许经营已经掌控的其他市场一样,其结果必然是质量的扁平化:今后不会有太多真正糟糕的大片,也不会有太多真正了不起的作品。事实上连大制作都会很少,因为制片厂发现,相比冒着风险拍一部好片,拍一部能十拿九稳的漫画电影,从中赚个盆满钵满岂不更妙?


在某些方面,这像是回到了从前的制片厂制度,工厂一般控制生产的方方面面。不过在过去,制片厂主要负责快速而大量地制作低成本电影。他们投入小,所以相对来说愿意尝试变化、创新和挖掘优秀作品。如果说旧的制片厂制度是重金投入的多元化行业(相当于电影指数基金),现代制度则越来越像几个重仓在握的对冲基金。当所有投资都有搞垮公司的风险时,投资委员会希望监督每一个细节,于是,留给天才显露头角的空间变少了,更不用谈茁壮成长。


小小奇迹


《敦刻尔克》为什么让我这么高兴呢?因为在这部电影里,投资委员会的干预之手并不怎么明显。


委员会本可以要求影片中有更多广告植入或相关销售机会(比如:驱逐舰的队长喝健怡可乐?或者可以在周边玩具小人的右手上安一个可拆卸的罐子……)。委员会本可以要求安插一帮招人喜欢但并不合适的角色,然后在续集里让他们继续蹦跶。(“不,这太棒了,他们下一次不是逃离法国而是侵入法国!”)委员会本可以要求安插现代战争场景中所有的煽情元素——家乡女孩儿皱巴巴的照片,领悟到领导和忠诚大道理的方下巴,还有那些演讲,啊,那些关于战争的含义和意义的演讲!有些影片摆明了不喜欢现代战争影片的这种廉价煽情,它们仍在努力抵制。而诺兰只是予以忽视,然后做一些有趣得多的事情。


电影《敦刻尔克》的拍摄现场


这部电影在现代好莱坞制度下居然拍成了!在我看来这简直是个小小的奇迹,是我们应感恩不尽的福泽。


气数已尽?


但是同时,我也有点伤心。原因倒不是人们不再制作“”了,你常常也能听说,如今有独立电影,小电影,还有制片厂的“冲击奥斯卡”之作。


让我郁闷的是,特许经营的系列电影不断吸走房间里的氧气,中等预算的“严肃”电影和导演原创型夏季大片命在旦夕。不过,一想到正是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的《星球大战》(Star Wars)和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Jaws)让好莱坞走上了现在这条路,感觉还是蛮讽刺的。【前一部后来被追溯性地命名为《“星球大战4:新希望”》(Star Wars: Episode IV - A New Hope),后一部的续集则换着法子作死,哪一种都比被鲨鱼吃掉来得更痛苦。】


电影《林肯》(Lincoln)的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左)和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右)


随着这类主力大片日益成为好莱坞的主打产品,导演的挑选主要看他们取悦委员会的能力。我们还能指望看到多少难忘的大片呢?传奇导演斯皮尔伯格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林肯》搬上大荧幕,差一点点,这部作品就只能在HBO播放。这时,你难免会问制片厂制度下的原创项目是否气数已尽。如果小型飞机机队消失,留给我们的就是国际海域中无伤大雅地漂流着的几艘大船,以及滞留在沙滩上的大批观众。


(本文内容不代表彭博编辑委员会、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商业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观点。)


编辑:林一丹、王倩

翻译:杨熙


◆  ◆  ◆  ◆  ◆  


点击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机场健身廉价iPhone睡眠美国山寨

麦肯锡摩托车崛起日本百元店塔吉特危机

细菌克星中国地产啃小族迪士尼比特存亡

中国鬼城腾讯刘炽平狼人杀省钱套路人机战

知识付费睡吧拼飞机iPhone设计师中国工资

......

摩拜必须每天使用5次方能一年回本

德媒:摩拜单车是白痴经济 |视频

尽在《商业周刊/中文版》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速速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