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毛绒玩具出口趋势分析

      

      由于大多数毛绒玩具企业为小工厂型生产,规模小,基本没有高质量的控制体系、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没有强大的融资能力,没有更多的资源、精力、资金投入到相应的研发创新、生产管理上面,也无法引进高层次人才,无法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用料相对于山东毛绒生产所用南韩布料来说、相对广东五颜六色款式丰富来说,总体上还是形式陈旧,品种单一,同质化严重;又多采用传统加工设备,造成产品千篇一律,纵然有雅伦公司研发的“哈笔熊”这样高科技毛绒玩具出现,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出口玩具更谈不上自有品牌,主要依靠国外厂商来料、来样加工或贴牌生产,一直处于国际玩具产业链条的低端位置,在我国,由于品牌效应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等这些阻碍玩具业发展的现实障碍尚未得到解决,所以整体水平一直远远落后于国际上流行的以声光电为主的高科技玩具。

      美国CPSIA法规重新修订的玩具安全标准ASTM F963.2011已于2012年6月12日正式实施;欧盟玩具新指令的化学部分对化学性能要求的严格程度更是前所未有,其严格程度已在“Bright Starts”牌毛绒玩具出口被迫撤场等案件中得到了体现。2013年2月22日,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对中国产“Bright Starts”牌毛绒玩具发出消费者警告,通报国为德国。此次通报的毛绒斑马带有电动塑料

     部件,没有包装,款式/型号为Q1532,条形码为074451 09078 l。该款毛绒玩具被检测出偶氮染料释放浓度为67毫克/公斤的4.氨基偶氮苯,超过30毫克/公斤的上限,存在化学危险,不符合欧盟REACH法规,经销商被迫将该产品撤出市场,损失较大。面对一波波技术性障碍的冲击,很多玩具商还没来得及理解各种玩具新标准,就不得不加大物力、人力、财力的投入来应付复杂的检测和审查。即使如此,由于工艺流程、原材料、商品的质量等不符合出口要求而造成的返工使得玩具企业陷入进退维谷。


      第一,外贸企业商品出口利润空间缩小。据调查显示,约73%的企业今年出口利润同往年比只能持平或有下降的趋势,约6%的企业表示人民币的升值会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约77%的企业第一季度在手合同利润显著下滑,当然,其中损失最为严重的当属靠低成本优势赢得市场的出口型企业,利润被挤压在5%甚至低于3%;第二,“短单或有单不敢接”的现象更为严重。在刚刚落下帷幕的春季广交会成交订单中,半年以上的长单约占16%,3-6个月的中单约占35%,然而3个月内的短单却接近半数。


      玩具企业确实存在不同程度“招工难”,前几年是缝纫工紧张,现在是手工紧张,而年轻人对拿针线做手工基本没有兴趣可言了,取而代之的主要是五六十岁的工人,动作慢、眼睛花是上了年纪工人的“通病”,所以用工成为毛绒玩具生产企业的难题。普遍缺口也在10---30%左右,尤其每年5月以后,甚至高达50%。许多企业为维持生产不得不提高工资待遇来留住员工或吸引用工,目前一个成熟工人每月的人工支出水平要比2010年同期高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