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治疗与现代微缩模型技术发展的结合思考



1929年儿童精神病学家玛格丽特.洛温菲尔德基于威尔斯《地板游戏》的启发,开创了“游戏王国技术”,由荣格之女卡尔夫发扬光大,在西方被称为“沙箱”(Sandplay),在东方被称为“箱庭”(Hakoniwa)。从开始至今,万变不离其宗,微缩模型与沙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微缩模型技术飞速发展。同时是沙盘及微缩模型爱好者的笔者来说,对于微缩模型技术是否反过来影响沙盘的趋势做了一些思考。



人偶篇


代人偶的趋势分三方面:缩小、可动、配件。

1929年不可能实现,现在实现了。


1
缩小

不可动人偶可以做到1厘米左右且人物可识别;

可动人偶以孩之宝的主打产品3.75英寸而言折合10厘米;




另有很多品牌以美加宝为例是2.5英寸折合6.3厘米;



拼搭积木人偶以乐高为例,约3厘米。



个人认为缩小对本来大小就有限制的沙盘来说带来的变革意义有两点:


第一是容量的扩充,同样大小的沙盘可以容纳下更多的人偶,形成更大更直接的世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我们可以将沙盘变得更小,使沙盘游戏更个人化。


第二是比例实现的可能。个人比较主张某些重要模型分有三种尺寸可以提供选择。

同样的物品不同比例代表不同意象。同样怪兽的模型出现在沙盘中,小比例怪兽模型通常代表可控的恐惧,而大比例则倾向于不可控的了。

不同物品之间的比例则能够构建相互关系。不同的大小代表不同的能量。譬如三个人偶代表一家,来访者所选择的某一大的尺寸人偶一般是家里最权威的。当然如果是来访者自己最大也可能是最自我的那个。比例同样是来访者对于整体控制力的表现,而有强迫症倾向的会习惯于于统一比例。



2
可动

可动人偶的出现给沙盘技术提供了新的可能,以人偶来表现肢体动作,以人偶来表现相互关系。

以交互而言,肩并肩站着和背对背坐着以及面对面拥抱着的人偶所表现的情节几乎一目了然。人靠言语传递的信息只有20%,剩下的80%靠的是表情、肢体等其他表现方式。



3
配件

配件一般可以分三类,可替换表情和可替换手以及可替换的交互道具。前两者先前已经阐述过了,对于可替换的交互道具可以展现不同的职业、场景、个性、交互关系等,在下面关于乐高人偶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进行了解。



乐高人偶缩小、可动、配件的代表



乐高是很划时代的作品,对上图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人偶的个体可以分三部分:

身体的涂装主要决定了角色化的种族、性别、职业等信息

头部是可以互换的,表情、年龄由此体现。

其他配件诸如头饰、头发、披风、手持道具等加强了个性化的信息。


女孩系列为了美观比一般的稍高,但原理是同样的。


人偶细节选择的体现


先前说的是有细节的人偶,接着说无细节人偶。这类人偶通常会淡化个性化的东西,原先使用于美术,因为没有涂装、细节,我们称之为“素体”。对于沙盘游戏而言,更适用于防御心理很重以及自我概念不明确的来访者。

我们来看一下以下的素体:

个人比较偏向于在沙盘中加入黑灰色的素体作为常用对象,肤色的素体更趋于真实,会有性方面的导向。透明的则代表存在感微弱或者想要置身事外。

还有进一步弱化个体的素体仅可表示动作,在这里不做一一赘述。



支撑篇
1
底板

沙盘长久以来以沙和水作为底板,这样的底板有通用性所以也有局限性,无法表现某些场景设定。底板一般在模型中称为“地台”。

地台的出现更简易地表现一些特定场景,能将沙盘区域化,在某些应用方面能取代水和沙。底板实际是支架的简化,接着对支架进行详细叙述。



2
支架

站板


支架


对于轻便的对象,还可以用支架加上超轻粘土或架子或双面胶让它腾空于沙盘。


01.

不同高度透明支架

2

不同高度有色支架



支撑物的作用


第一,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支撑人偶的直立,是人偶可以做一定动作而不至于倾倒破坏沙盘整体。


第二,拓展了沙盘维度。由于受到沙的限制,传统沙盘的高度极限已经被确定了,而支架的存在可以突破这个极限。


第三,表现不同场景以及不同状态,我们假设以下有一条鱼的微缩模型,配上不同的支架的效果

1放置在沙除去后的蓝色底板

2使用支架腾空放置在沙除去后的蓝色底板

3放置在沙上

4使用支架腾空放置在沙上

这样相对应的意象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支架还能表现不同关系,譬如刚才的黑色支架,作为立体的隔断是相当适合,由支架堆叠起来形成的高度对应也展现了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图左二困在高地上的人偶如果出现在沙盘中其义自见。



沙盘是评测工具也是治疗手段,微缩模型的发展丰富了沙盘的内容,将其应用在治疗中能够丰富沙盘的内涵,但最终还是要有治疗师的专业素养,在具象与抽象中找到平衡点,来访者产生积极的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云迹狼踪

一个不正经的公众号

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不干正事,开心就好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