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你是不是对“延迟满足理论”有什么误解?


孩子想要一个玩具,要不要马上给他买?

不少人认为“不要马上满足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等待”,目的是培养孩子控制内心欲望的能力。这种观点背后还有一个时髦的心理学理论依据——延迟满足。

然而,我们误解了“延迟满足理论”。


01


延迟满足一词,来自于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1968年, Mischel)在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主持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在32名成功参与了实验的孩子中,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


棉花糖实验(时长03:45,建议wifi下看)


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


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


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


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



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


然而,18年之后,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


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



2011年,当初参加实验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接受了最新的大脑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由此提出了一个概念——“延迟满足”也就是说“自控力”越强的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相应越强,今后取得成就的希望就越大。


02


正因为如此,许多家长们把“延迟满足”奉为金科玉律,有意无意的寻求机会培养孩子的这种克制能力。


对于延迟满足,多数父母们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


在实验中,小朋友们并没有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或者是他人的诱导,他们是自动选择延迟满足,而不是被他人意志所强加的。



此后,罗彻斯特大学教授 Celeste Kidd 改良了“棉花糖实验”:


她将孩子分成A、B两组,让他们同时和助手一起画画,桌子上放着一些旧蜡笔,助手告诉孩子们,可以现在用这些旧蜡笔,或者稍等一下,她去拿一些更漂亮的新蜡笔。


几分钟后,A组的助手如约拿回新蜡笔,B组的助手则空手而回,并向孩子们说:“对不起,我记错了,我们并没有新蜡笔了!”


接着,助手又许诺去拿新的贴纸,同样的情况再次上演,A组得到了兑现,B组却仍然一无所有。


经过前两次的事例,Kidd 引入了“棉花糖实验”,结果却令人吃惊,A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是B组的四倍之多。


由此可见,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况下,周边的环境及个人的行为对孩子自控力的影响之大。


说到底,延迟满足的魔力,不仅仅是延迟,更重要的是最后的满足。


延迟满足能力不是一种纯粹的自控力,还是一种权衡能力和判断能力的体现:懂得并能判断出通过付出一定的代价能获取更大的利益,由延迟满足能力延展出来的选择力、判断力和权衡能力更重要。


忽略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尊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之上,可能只会适得其反。


03


如何正确的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


☞对可以满足的事情,延迟的同时告知原因


对于吃饭、喝水、穿衣等孩子基本的生理需求,应当及时满足而不是故意延迟,这只会为孩子带来不健康的生活作息。



而对于诸如买玩具、吃零食等非必要性需求,在延迟满足的过程中, 作为父母也要循序渐进的诱导。


比如,孩子想要吃零食,你可以告知孩子:这个需求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是需要等一下,妈妈需要准备一下,而你现在可以去洗手准备餐碟……


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需求被知晓,并且父母在为此付出劳动满足自己的需求,等待是必须的,最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父母和自己一起在等待。



☞对于不能满足的事,绝不妄下承诺


古语云:“兵不厌诈”,可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这却是兵家大忌。


出于对父母的无条件信任,第一次,孩子必定会选择相信父母的承诺。


但下一次呢?父母总把这说成是善意的谎言,可谎言终究是欺骗!


如此延迟满足,收获的只能是亲子关系中的信任感缺失,百害无一利。



☞引导孩子的注意力,更多关注在长远的目标上


父母在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时候,应该让孩子觉得等待是值得的,等待后实现的是更高价值的目标。


父母们应该努力提高孩子对短期奖赏的抵制能力,同时对远期目标作出高价值的评估。


也就是说,父母们应该学会引导孩子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长远目标上。



“狼来了”的故事讲了又讲,关键时却至若惘然,延迟满足锻炼的是孩子的自控力,绝不是父母掌控力的测验。


这个世界虽然变化很快,但给每个人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如何权衡和判断,如何取舍,如何正确地预见未来,对每个人来讲才是更大、更新的挑战,也是未来时代要拼的竞争力。


所以,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不要将孩子放在被动的位置上去管控和学会忍耐,而是要让孩子逐渐发展出掌控自我的能力,依靠自己不断提升的判断力去实现自控。

推荐一个公众号
您了解幼教资讯的第一选择

幼教展厅地址:重庆渝中区大坪正街160号4号写字楼44层20-22号,023-68583918

玩具形象店地址:重庆解放碑时代广场5楼恩奇贝贝,023-63931257

线上店:hape恩奇贝贝专卖店、积木星球

官网:www.eqbbto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