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萃华 | 名山胜景汇笔端——张祥河的《桂林名胜诗画图》

  漓江的旖旎风光令无数文人名士倾倒。他们在江边题诗咏唱、作画记事,尽享乐事。由唐至清,历朝的文人墨客为桂林那引人入胜的地表风貌注入了人文意蕴。与此同时,以漓江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也不断出现,形成了一种表现桂林胜景的视觉文化。绘画形式加速了意象的传播,也为后人留下了更为直观的文化记忆。胜景视觉文化的最经典案例当属南宋时期的“潇湘八景”图像。元代吕思诚借鉴这种范式绘写了桂林八景,将桂林胜景纳入到传统的叙述模式中来。道光时期,罗辰的版画《桂林名山图》以一图、一文、一诗的形式构成。这种图文写照的手法直接影响了之后以桂林山水为题材进行创作的画家。张祥河(1785-1862)创作的《桂林名胜诗画图》便显现出对此种绘画形式的继承。

图一

图二  

  现藏于广西博物馆的张祥河《桂林名胜诗画图》为纸本墨笔,纵32厘米、横851.8 厘米,装裱成卷。画家在作品中描绘了十八处桂林的山水名胜,并分别为每幅图题名:叠彩山风洞、香渡楼望象鼻山、月牙山、广福王庙、过五咏堂、老君洞、榕树楼、南薰亭、栖霞洞、还珠洞、壶山、龙隐洞、韶音洞、雉山、刘仙岩、白龙洞、木龙洞、重游栖霞洞得穷其胜。每图均配以长诗文,诗文在前,图画在后。依手卷的阅读顺序,可先悟文意,再品画意。文献记载,张祥河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调任广西布政使,不到一年又因丁母忧而离桂。由此推之,此卷的创作时间应在1844年至1845年之间。虽寓桂时间不长,然张祥河积极参与到对桂林胜景文化的构建中。除了创作诗画图卷,他题写的石刻“紫袍金带”至今仍保存于桂海碑林博物馆。

  早年在京师时,张祥河曾与董诰交游,又与袁沛、周凯讲求“六法”,深悉传统山水画技法。从图一、图二中可以看出,他大量采用了牛毛皴、解索皴、雨点皴等细短、精到的皴法来表现坡石、土块,使画面显得细腻、柔和,与“四王”风格相仿。在图一中,繁复、细密的皴法用笔层层叠加。画家几乎不用长线,而以劲健的笔力将皴笔凝聚成团、堆积成块,弥补了山体轮廓、结构不够紧密的不足。绘制此卷时,张祥河已年近六旬。他借鉴石涛的画法,注重笔法的节奏感,不求塑造逼真、形象的景物,而是在视觉上形成扭曲、涌动的视觉效果。在图二中,可见画家对卷曲元素的运用:山体、山洞走向弯曲、扭动,形成了新奇的画面布局。远端的云朵以回转的曲线描画,使全图充满了流动的气息。画家似乎意识到过于繁密的笔法会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不适,因此巧妙安排每幅作品的顺序,利用饱满构图和疏放构图的穿插来缓和视觉上的紧张感。一紧一松的搭配也积极调动了观者的情绪,增强了他们继续读画的欲望。

  从内容来看,《桂林名胜诗画图》与舆图相似,有记录地理环境的功能。张祥河曾从事舆图工作,因此像《桂林名胜诗画图》这类有舆图性质又兼具记胜功能的作品应是他擅长的绘画类型。画家将自己的游历体验转化为文本并写入到图卷中,使作品避免了纯粹写景的单调问题,为其注入了个人情感,增添了几分人文情怀。在创作中,张祥河追求高雅的品味和意趣。他对绘画境界的追求使《桂林名胜诗画图》的格调超越了一般的舆图。全卷没有丝毫僵化的表达方式,给人一种轻松写意、律动活泼之感。

  在《桂林名胜诗画图》中,张祥河将“四王”与石涛的不同风格的绘画方式进行融合,使画面看似扭曲变形却又饱含写意格调。这种创作手法也为如今的绘画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来源:《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