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透视】96岁妈妈与79岁女儿跨越73年的重逢


等你点蓝字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
10月22日,广西96岁的陈玉华老人家里上演了一幕亲人失散半个多世纪后重逢的感人场面。79岁的女儿卢翠花和弟弟一起从2000公里外的江苏赶到这里,只为实现他们盼了一辈子的愿望——再见亲妈一面。
失散73年的母女,再度见面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当卢翠花用颤抖的声音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时,现场所有人都泣不成声。
再见亲娘,想都不敢想
本报记者联系到卢翠花的时候,她刚刚从在广西的母亲家里赶回来。她高兴地说,真的做梦都没想到过,自己曾孙子都有了,居然还见到了妈妈。
卢翠花介绍说,今年9月份,我舅舅家的孩子突然来找我,说我妈还活着,问我想不想见。这个心情实在复杂。我母亲失踪时,我才6岁,妹妹3岁,弟弟1岁。她是童养媳,16岁就生下了我,她和我父亲的感情也挺好的。1943年,我母亲回娘家探亲,就再也没回来,父亲曾经找了两三年,也没有消息。有人说她被日本兵打死了,还有人说她被日本兵糟蹋了,为了最终确认母亲的去向,我们前几年还曾查过泗阳地方志,其中记录到1943年3月17日,,杀死群众80余人,躲在汪塘里的20多名妇女。我母亲就是在此期间失踪的,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可是突然有消息说,我母亲一直生活在广西,有了家庭,并且有一子一女,这让我们一时难以接受。这么多年了,她为什么音讯全无?当年,我弟弟那么小,吃不上饭,饿得皮包骨,我们姐妹三个是怎么活过来的啊!我想起这些,是又笑又哭,心里不是滋味。我13岁时父亲去世了。我们姐弟三人开始跟着叔叔一家生活,生活异常艰难。

尽管心情复杂,但10月19日,卢翠花还是带着弟弟以及自己的儿子、儿媳一起飞到了广西。一路上,卢翠花想像着记忆中模糊的母亲的模样。记忆中的母亲脑袋后面盘着头发,十分勤劳,姐弟三人小时候穿的布鞋鞋底都是她一针针纳出来的。因为家里穷,母亲当时在地主家打工,每次地主家给点馒头和小菜,她揣在怀里带回家给我们姐弟三人吃。

离老远,我看见母亲家里围了很多人,当时有人递给我一束花,让我先给母亲,我拿着花,冲到人群最中间,见到了妈妈,她虽然老了,但和我记忆里的样子一模一样。我给她送花,她一把将我搂紧了,一个劲儿地哭,然后叫我的小名大翠,还叫我弟弟大宝,哭了一阵儿,赶紧再找我妹妹二翠。我告诉妈妈,二翠的眼睛已经失明了,不方便出行,所以这次没来。母亲听后,又难过地哭起来。她在广西生活了70多年,都变成当地口音了,但当我用家乡话喊她时,她还是一下子就听懂了。在母亲家呆了5天,我和母亲一分钟都没分开过,想了那么长时间,终于找到妈妈了!
战乱逃难,离家七十余载

卢翠花说,在母亲家,我们一起聊家乡的点点滴滴,一些地方和村民的小名,当然我们也聊起了母亲当年走失的过程。原来母亲在回娘家探亲的路上,,,她急中生智,躺在死人堆里装死,还拉过一具尸体压在自己身上。,她才爬了出来,拼命往前跑,天黑就藏在河边一处草丛里。天亮以后,没有文化,一个大字不识,从来没走出过老家的母亲迷路了,她再度看到了一堆尸体,于是从一具遗体上,扒下了一身男装继续逃亡。

途中,,考虑到当时兵荒马乱,她便跟着部队走了。时间一长,陈玉华女性身份暴露了,部队让她做一些运送枪支弹药的工作,好歹保住了命。在那段时间里,,一年多以后就嫁给了对方。怀孕以后,丈夫派两个警卫员将她送到广西隆安县老家安顿下来。陈玉华就这样留在了那里,先后生下了一女一子。

卢翠花说,母亲一直很内疚,最开始由于战事不断,通讯方式落后,她没有办法寻找我们。后来解放了,又由于其第二任丈夫曾经特殊的身份,她也不太敢和我们联系,怕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1969年他的第二任丈夫过世了,她也曾想找我们,但她不敢说两边儿都有孩子,怕别人笑话。

1983年,实在难耐思亲之苦的陈玉华恳求广西的儿子周盛勤帮助寻找亲人,在她的口述下,周盛勤便邀请村干部写了一封寻亲的信,但阴差阳错,信都被退了回来。原来,在陈玉华口中,“陈”与隆安本地口音的“覃”同音,当地一直以为她叫“覃玉华”,而寄回陈玉华老家的地址上也将陈玉华父亲的姓写错了,当然会查无此人。

同母异父的弟弟告诉卢翠花,几十年了总见到母亲哭,没见她笑过。其实就是在想我们,想我们怎么长大的。今年4月底,陈玉华在广西的孙女婿打工时途经江苏泗阳,通过当地热心人的帮助,找到了卢翠花一家,这才促成了这次久别的重逢。

妈在,家就在
卢翠花说,“我在母亲家里,想要给她洗脸洗脚时,她怎么也不同意。她说,‘我没把你养大,我对不起你。’我当时安慰母亲说,这不怪你,要怪就怪日本鬼子。现在我虽然刚从广西回来,但立刻就已经开始想念母亲了,这不刚和她视频通话完!我想等到春暖花开之后,带着母亲回老家。母亲已经96岁了,身体也不太好,特别是右腿曾经摔伤过,现在只能依靠木棍支撑行走。如今我们的相认,对于双方整个家庭来说,是最重要的喜事,这边家里面,母亲这一支的亲戚已经有60多口了,大家都亲切地唤我母亲为老祖宗。她的曾曾孙子都1岁多了,五代同堂,这种亲情是千山万水都无法阻隔的。”
本报记者 毕嘉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