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回顾七月汛情的媒体报道

自6月30日以来,南方地区强降雨持续,部分地区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湖北、江西、湖南、江苏、广西、贵州等省份近百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南方多地的强降雨天气将持续,专家预计,未来一周左右,雨带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到江南一带地区,长江流域防汛压力较大。因此,回顾七月上旬汛情整体的舆情特征,对新一轮防汛工作中的舆情应对以及政府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媒体如何报道?


(一)传统媒体放弃单一模式,充分利用全媒体


此次对南方水灾的报道中,传统媒体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利用全媒体对灾害进行更加直观和全面的报道。,。《一图带你看懂2016南方汛情》采用数据新闻地图、图表形式,清晰直观地呈现出各省降雨量、受灾状况、年份对比等关键信息。


《南方周末》因其周报的出版性质有所局限,也采用了全媒体融合报道的形式。对洪灾的实时报道更多发布在官网和新媒体平台上。官网首页多图多文配发,微博与微信公众平台也时时发布深度报道,重点关注洪灾背后成因与治理反思。


(二)直播发力,直观报道水灾情况


直播的兴起对南方水灾的报道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直播进行灾难报道时效性更强,而且更加直观,给受众带来的冲击力也就更强。


腾讯新闻率先启动专题直播报道,自7月5日起,派出拍客团队“追洪小组”前往各地抗洪一线,通过拍客镜头,带来武汉、芜湖、重庆等地的降雨实况、居民转移、官兵抗洪等多维度直播画面。财新在直播上重点发力,专门推出“2016水灾直击”视频专题,数十名记者多路出动,现场报道湖北、安徽等地灾情。7月6日开始,财新记者用4G手机带来多条连线直播。


二、媒体都在关注什么?


本次南方水灾影响范围广,影响力大,媒体对此进行了全面的报道。但不同媒体关注点有所不同,传统媒体报道内容主要聚焦在灾情情况、救灾状况、正面形象塑造上,但也不乏优秀的深度报道进行问责、分析,而新媒体关注面则比较广,但总体来讲,此次灾难报道主要集中在对武汉、南京等城市的报道,而安徽等中小城市报道量较低。


(一)大面积关注灾情及救灾信息


在传统媒体对此次“南方洪灾”事件报道主要集中灾情信息和政府救灾情况,洪灾发生的原因以及正面事迹和人物的塑造。,4版要闻版聚焦灾情,以政府救灾信息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正面报道为主。《新京报》自7月2日开始连续六天头版关注汛情,且在6号推出了四版面、7日推出三版面的系列报道,关注洪灾发展情况。其新媒体发布的数据新闻《一张图看懂今年洪水为什么这么猛》简明清晰,获得高点击量和广泛好评。


(二)塑造正面形象


微信公众号“话媒”称,目前我国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仍是以削弱负面灾情、树立正面人物与传达政府救灾进展为主。在灾害报道的情绪处理上,一般而言,国内媒体大致采取了“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方式,以达到道德教化、稳定局面或正面宣传作用。


在7月8日下午的“安徽芜湖随军抗洪”腾讯直播中,拍客通过镜头呈现了一线官兵艰苦抗洪的实况。伴着现场的呼呼风声和“加把劲”的嘶哑口号,扛着沙袋的小战士在30多度的高温下奔跑往返。直播镜头中不乏对现场的细节化呈现,因一只鞋子脱落只能光脚作业的小战士,在拍客询问名字时,面对镜头紧张但真挚地说“我叫解放军,为了人民我什么都不怕!”


(三)深度报道追责剖析


一向在深度报道上表现亮眼的《新京报》,在本次洪灾报道中,稳定发挥深度报道优势,剖析洪灾成因等民众关注的问题。此外,《新京报》还刊发社论,试图从法理和制度上拆解洪水背后值得关注的深层次问题。  


7月7日,刊发社论《抗洪救灾,还缺一道“洪水保险”》,指出我国法律缺乏对洪水保险制度设计的详细规定,洪水保险产品创新严重滞后等。


一系列追责、剖析灾害成因的深度报道,挖掘了民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对于灾难救援以及日后的灾害预防和制度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四)报道出现“盲区”


据安徽当地媒体报道,今年安徽省入汛降雨比1998年多两成,强降雨导致长江安徽段全线超警戒水位。此次安徽的受灾情况跟湖北、湖南、江苏一样严重,但从外地媒体上很少看到反映安徽灾情的报道,翻开报纸和打开电视,基本都集中在武汉和南京这些大城市,上热搜的很多话题标签都是“湖北湖南暴雨”,很少带上安徽。


微信公众号“今日科学”发文称,安徽成为新闻盲区,灾情严重程度与媒体关注度不太相称,其实并非媒体刻意选择性屏蔽和故意遗忘,也不是缺乏对生命的关怀,而是关注视野的局限和对新闻价值认知的偏颇,被网络设置的热点议题牵着鼻子走,缺乏对灾情判断的问题意识。从新闻价值的角度看,盯住大城市似乎更能出新闻,大城市的问题更能成为热点——所以“紧盯大城市”已成为灾难报道的一种套路。其实小县城的排水问题也非常严重,更严重的是农村——城市起码已经有了像样的排水设施,但农村这方面则欠账太多,几乎逢雨必涝,成为防汛薄弱的环节。


三、争议焦点回顾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清博舆情等微信公号均对上一轮汛情相关的争议点进行梳理。综合发现,在发声主体多元、传播渠道丰富的今天,主流媒体依然起着重要的议程设置作用、但部分政府单位在两微一端的影响力也非常突出。具体如下: 


(一)长江中下游水灾引发对三峡的非议


武汉洪灾引发网民高度关注,对三峡工程质疑的声音再度响起。, 发文表示,三峡位于武汉、江苏、安徽等受灾地的上游,且已经“尽全力挡住上游而来的江水,不让下游的情况继续恶化”;中国新闻网发文《武汉洪灾跟三峡工程有关?这“锅”三峡背不背?》,文中指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专家程晓陶称“今年由于有了三峡,如果出现上游大洪水,相比于1998年,下游的防汛压力会减轻。”


(二)吐槽德国防洪墙VS中国沙袋


自7日开始,少数网络大V与网民将德国奥地利移动防洪挡板与我国沙袋进行对比,暗喻相关部门在防洪器材上的“不投入不进步”,有愧抗洪战士。7月9日,,“无论是防洪墙,还是被认为有‘中国特色’的沙袋,都扮演抗洪防汛装备的主力角色。两者应用条件各有不同,沙袋多用于截口堵库抢险,防洪墙多用于城市堤防加高。”


(三)质疑大面积填湖致城市内涝严重


@澎湃新闻报道称,“不仅在武汉,这轮暴雨给湖南岳阳、江苏南京等70多个城市造成内涝。正如专家所言,城市发展不能一味强调经济建设而随意改变城市原有生态环境,要在护湖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因为,人不给水出路,水就不给人活路。”该信息受到@中青报曹林、@段郎说事、@谢文等人的转发与关注。@央视新闻也报道称,“近日连续强降雨,武汉内涝严重。不容忽视的是,城市快速扩张,大量湖泊被填埋,纳水能力大为降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员@北大陈浩武也发博称,“武汉渍水围城背后填湖史:多个小区曾是湖面”。


(四)央媒:洪灾考验国家治理能力


7月9日,:罕见洪灾考验国家治理能力》在微博引发关注,文章称,“安徽大学社会学教授范和生指出,面对罕见洪水,长江中下游各省市目前没有因为应急不利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表面上是因为政府对防汛应急‘未雨绸缪’,更深层次上则是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进步。”“但部分地方部门行动迟缓、应对失措,如应急预案不充分、缺乏针对性,部门之间信息不通、协调不力等。现在,已经登陆的台风给南方地区带来新的降雨,各级政府还将继续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此外,部分网民则表示,需转变观念,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改革,尤其是城市排水设施为重中之重。


(五)媒体追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引争议


据观察,有观点指责城市排水系统运行效果,在网上引起关注。从统计看,负面舆情主要集中在对引发水灾的原因以及水灾治理能力的质疑上,每次灾难发生,都会引起对公共设施以及应对能力的质疑,政府在面对这些质疑时,应及时、快速回应,并做出具体的措施,用实际行动来防止负面舆情的扩散。


四、舆情总结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国的灾难报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与此同时,对于灾难报道的讨论与质疑也随之不断,有关人文关怀和新闻伦理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在信息较为公开的大环境下,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不能仅仅落在受灾情况、救灾情况等表面现象,要掌握民众真正关心的热点。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报道灾难新闻的方式越来越多,媒体应该利用好这个优势,呈现更直观、更全面、更直击要害的灾难报道。


每次灾难的发生都会牵动人心,媒体对灾难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众对灾难的了解,所以灾难报道至关重要,,但是过分展现人文情怀而忽视了灾难报道的关键性问题,就会让人怀疑是故意转移公众焦点。


作者 | 人民网新媒体智库 张力 鲁佳乐


来 源|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微信公号

 |朱玉萍 主 编|刘鹏飞

人民网新媒体智库
微信号:athinktank
电话:010-6536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