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翻译技术与管理实训班今日在浙大开班啦!| 快讯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元宵节刚过,在这个春寒料峭、阳光明媚的日子,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近40位老师齐聚美丽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参加全国翻译技术与管理实训班,共同开启一个学习型的新年。

 

本次实训班由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和SDL 大中华区教育事业部共同主办,邀请到了来自SDL、IBM、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等语言服务行业的业内人士,以及来自上外、浙大、广西师大等高校的老师,共同交流和实践翻译技术与管理,探讨如何开展与时代和市场接轨的翻译教学。


 

上午,浙大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的方凡副院长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表示欢迎,希望大家可以在杭州度过充实的一周。


 

而后,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副主席、、全国MTI教指委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荣誉院长柴明熲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专业翻译教师的素质与师资队伍构成》的讲座。


 

作为一个资深的“圈内人”,柴老师用幽默的方式描述了翻译圈的现状并指出了当今翻译圈的问题。首先,柴老师对比了现代翻译服务和传统翻译,并指出:当今的翻译服务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的理解、转换和表述,更不只是文本和文字的处理。由于市场提出的需求日趋庞大,翻译不再是一名译员的孤军奋战,而需要整体关注语言服务+相关领域知识+理解和表述方式+翻译辅助技术和互联网。


 

,柴教授也指出了目前翻译专业高校的困境,其中之一就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不对接,柴教授形象地用“公共交通”做了类比:如今的高校教育就好比地铁,而社会需求就如同最终要到达的目的地。学生坐地铁不见得能直接坐到目的地,最终必须用另一种方式到达。因此,如何对接社会需求需要毕业生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柴教授还指出了一名译者整体能力的7个组成部分:叠加复合性(complexity)、多样性(heterogeneity)、近似性(approximation)、终端开放性(open-endedness)、创新性(creativity)、场合性(situationality)以及历史性(historicity)。

 

接下来的4天时间,老师们还将接受更多关于CAT的实际训练和挑战,小编也会继续带来关于培训班的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
微刊《文策》,周三推送,欢迎赐稿
微信公众平台:chinanlsc
新浪微博:@语言服务基地
电子邮箱:service@chinanlsc.com
官方网站:www.chinanlsc.com
联系电话:+86 (21) 60768390

公司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辽宁路46号E座,邮编2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