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讨论】如何发挥外资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长江产经智库”

热情 专业 理性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编者按: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教授提出: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一提法有三个意义:一是把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来看待;二是充分肯定了外资企业作为实体经济对中国发展的贡献,为过去引进外资正名,拨乱发正;三是建立了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引进外资和发展实体经济三者之间的联系,强调了外资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依赖。其提出的背景主要有四个方面:

 

1)过去中国实体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是在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经济全球化中实现的,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带来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巨大的溢出效应,壮大了中国以低端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

 

2)现在因国内外条件下的变化,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的多,外资进来的少,利用外资格局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也是导致中国实体经济地位动摇的重要因素;

 

3)国内在利用外资工作中政策发生了动摇。近些年一些人认为,我国外资吸收多了,带来了种种问题,认为我们被外资利用了,环境也被外资企业破坏了。针对此倾向,,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在吸引我国的投资,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我的外资多了?

 

4)中国营商的市场环境正在恶化。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提出了要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在实践中,现在以各种名义侵犯民营企业产权的行动屡屡出现,,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甄别纠正一批侵害民营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以恢复和提升企业家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基于此,群内各行业专家、学者也针对如何发挥外资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展开了讨论。欢迎您在评论区对文中的观点提出建议或补充。


观  点    


外资引进制度的机遇与挑战

夏网生(江苏省商务厅):外资企业在调整经营战略时主要受成本和市场两种因素影响,在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其必然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或将高级产业部分生产基地转向我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规模的快速成长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升,外资企业越来越重视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前景,同时在品质消费需求日益强化的驱动下,外资企业开始对其经营战略做出相应地调整,将高端生产环节也转向中国,以利于更好地争夺市场。这种因市场结构变化导致外资企业经营战略发生的变化,给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


,我认为这次会议在总体强调脱虚入实,外资也是总体战略的一部分,预计今后一个阶段金融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会放慢,强调实体项目落地。


从乐视和曹德旺在美国建新能源汽车和玻璃厂的两个案例所披露出的信息看,美国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进行实体投资也在进行积极的政策配套,包括不少基础设施的支持。但是我们过去搞外资的政策洼地形成了很多的负面效应,如何真正以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的方式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是目前的任务。


张建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6年中国实际FDI1263亿美元,20161~11月是1138亿美元。说明两个现象:一是中国仍然是最有吸引力的市场,市场规模大,产业体系完备,劳动力成本上升告一段落;二是各国对FDI的竞争在加大,包括发达国家复兴制造业和发展中国家力推工业化。

 

周诚君(中国人民银行):当下的关键问题是较为严重。

 

纪明(广西师院):外资区域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在保证资金安全性基础上获取高收益率,随着中国经济整体进程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经济潜在增长速度下降,导致资本回报率下降,应是的首要因素。

 

新常态下,吸引外资的利益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外资入华,主要动因是中国所谓的劳工优势,随着中国全面迈向中产阶级社会,我认为未来吸引外资的核心就是中国的消费优势,当前利用外资的新优势,就是我们巨大的中高端化的国内市场,中国吸引外资,特别是高质量外资,可以考虑以此为切入点,将其与国内市场需求中高端化捆绑。


本轮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在高质量市场开放性日益收窄的情况下,或许会推动外资实施积极的本土化战略。中国应考虑出台相关政策,通过非均衡政策设计,鼓励在华外资实施本土化战略,这样会真真切切的助益中国实体经济发展。


王建优(朗姿股份):从我的实操体验来看,在时尚消费行业,,而我们主要是相中他们的品牌影响力、研发能力、海外营销渠道和客户价值等。因此,时尚知名品牌外商一般除了在国内设立营销管理公司外,大多不愿意投资生产性实业,而国内有实力的同行上市公司大都在四处寻找海外好标的并实施并购,但上市公司海外直接收购目前还仅限于现金方式,无法用股份支付方式来完成,这必然限制了上市公司海外收购的能力。为此,建议证监会允许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方式直接进行海外并购,这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可行方式。

 

邵军(长江产经智库特聘研究员):我们开放之初主要允许国资与外资合资,后来倡导独资,这些政策都有阶段性特点,因此现阶段应该鼓励融合。我在工商联工作时也尝试鼓励民资与外资合作,在产业链资金链上形成深度融合,但收效甚微,说明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

 

当前我国已经过了关注外资的量的阶段,现在处于关注于质的阶段,要围绕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培育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吸引外资,还要趁机此会让国内企业凤凰涅槃。

 

张月友(南京财经大学):过去国内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总量失衡,所以当时的引进外资主要体现为促进投资、促进工业化、促进出口,是一种为解决总量失衡的对外开放,主要目的是经济增长。现在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已经转变为重大结构性失衡,引进外资就必须为解决结构性失衡服务。因此,新一轮的加强引进外资必须是选择性引进外资,必须是服务于调结构促转型、促进经济服务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一轮加强引进外资投资的重点领域应该是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主要目的应调整为围绕补短板、促进结构调整、促进实体企业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创新动能的加速形成而为。

 

岳中刚(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以来,国内对跨国公司选择性地反垄断调查对引进外资有消极影响,尤其影响高端制造业在国内投资和布局。另外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重视也是跨国公司研发总部或研发中心不在我国布局的原因。

 

方向阳(中国财政杂志社):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的平台上,我们更有底气将引资当成手段,重视引资质量,同时对内开放也是改革,不能再对外资给予超国民待遇。

 

沈凯玲(澳洲国立大学):引进外资的溢出效应也在于促进中国的资本走出去。现在国际上对于中国资本在国际上的收购很多是对于中国企业的不了解,对中国的市场经济的规范不认可。如果外资在中国能感受到符合市场经济的治理,这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陈琛(机工智库):现在对于外资的利用到了临界点,想用但如何保障产业安全?如何让我们的政策支持不会流失到外资那?,他们想把外资排除在外,发现很难,外资和内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宋凌炎(江苏精诚&精缦毛毯):我认为未来最好的机会在中国、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中国传统制造业也已经往改造升级的道路上、很多企业都已经智能化,甚至有些已经超过国际领先水平,只要用心管理经营,专心致志钻研,把产品做到极致,一定能吸引更多的外资。当下中国实体制造要做的就是不要沉浸于过去,认清形势、静下心来、抛开浮躁,创自己特色的民族品牌。比如:我们的毛毯供给美国最有名的Costco超市,同时Costco公司为了更加稳定的供应链,主动提出参股,美国人坦言目前中国造的已经远超过美国本土制造。

 

蒋青云(复旦大学):高质量外资为什么要来?第一是产业机会导向型;第二是资源基础型;第三是能力型基础;第四是知识基础型。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基于区域和产业的网格化分析,看看如何才能对接高质量外资。

 

曾楚宏(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通过吸引外资来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考虑外资为什么会来,而且是进入实体经济中,也就是外资进入中国实体经济的利益需求,他们愿不愿意进入实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是否能够让外资有良好的判断和预期。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遇到很大困境,一方面是脱实入虚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在全球价值链中遭遇双向挤压的问题,这些都是当前实体经济要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的障碍。


涉及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和欠发达的国家,他们目前虽然经济落后但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只要能够借助战略成功构建以我为主的生产网络,就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此作为诱饵吸引外资参与我们的实体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参与到未来市场潜力巨大的分工体系中。由此提升我们在吸引外资中的谈判力。


盛文军(人行杭州中心支行):个人感觉要对吸引外资政策进行反思和检讨:一是吸引外资达到促进国内技术进步的初衷了吗?二是如何摆脱外资依赖症,不再把外资当作实现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三是为何不提对内资开放(开放是双向的,即对内对外开放;内外资平等竞争),进而让内资进入垄断性领域?


  外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夏网生(江苏省商务厅):一是要改变招商引资的传统思维定势。在招商引资中不能再一味强调成本的低廉、政策的优惠,更应强调市场规模和潜力、市场环境的规范。二是要注重引进产业链两端的高级环节,尤其是研发和营销环节,核心零部件生产环节。三是东部沿海地区要以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参与高端分工,注重参与外资的本土战略。四是中西部地区在成本优势仍较大的情况下引进代工型外资一方面要注重延长代工的国内产业链,另一方面要提高代工的本土价值链。五是营造公平、可预见的法制环境,营造良好的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


孙军(淮海工学院):一是利用外资要与政府对于我国基础研发的支持、市场化的创新能力培育相结合,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驱动作用;二是对外资开放的领域也一定要同时对民资开放,不能像以前那样歧视后者,并逐步化解、过量资金无处可去的事实;三是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也同时要走出去,尤其是沿着,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浮动和走出去;四是政策要有连续性。


夏海力(苏州科技大学):一方面,应该给外资企业以国民待遇,将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同等对待,继续向外资开放一些非限制行业。另一方面,继续实施招商选资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外资向我们急需的产业和行业集聚。

 

王修志(广西师大):就外资立场考虑为何选择中国,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中国的市场。与30年前相比,中国的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30前我们"以市场换技术",总体还是被动,外资主要看重的还是我们廉价的劳动要素。今天,我们对外资的吸引力应该更大,仍应坚持"以市场引外资",当然,今天外资在中国面对的竞争环境也已发生变化。国内市场需求的培育、市场环境的规范透明,应该是我们发力的方向。可以自信地依托我们的市场为外资设置条件,同时对合乎条件的外资提供融资服务(决定里提到通过资本市场为外资企业融资),这是新阶段利用外资的极大便利。

 

张建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这种内部引力与外部拉力拔河比赛中,中国引进FDI的方向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要在中高端领域引进更多的FDI


第一,自己要加大研发,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


第二,制度建设,特别是知识产权和政府依法行政。


第三,以服务业开放吸引生产性服务业外资,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60%~70%,潜力很大。


第四,建立最发达的基础设施,把亚、欧、非联系起来,铁路运输的规模和效率要高于海运,同时提高电子商务和物流覆盖全球市场的能力,为企业提供最好的平台。


第五,要利用发达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外部性:由于创新成本增加和创新周期缩短,企业在发达国家的创新必须以最短的时间实现规模收益,这正是中国的市场优势。


第六,由于我国地区间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要素禀赋差别很大,对FDI的需要也不同,应当根据各地区实际,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提高针对性。

 

孙国民(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一是要建立假外资引入的识别机制和惩罚机制;


二是要提升外资引入的质量,这个高质量就体现在对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战略新型产业的外资引入上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外资方的战略投资者进入等;


三是要改变思想观念,外资需要,高质量的内资也需要,不能厚此薄彼;


四是充分考虑外资引入的均衡性,包括区域均衡、产业均衡;


五是进一步优化四张清单一张网,优化外资投资环境和预期。

 

周斌(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

1. 过去外资的优点:超国民待遇、各种红利(政策红利,制度红利,劳动力低成本红利等)、跨国直接投资存在绝对优势以及比较优势、中国的广大市场;


2. 缺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正当竞争、粗放式生产、全球分工处于弱势地位等;


3. 如何继续发挥外资经济作用:(1)开放:从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的角度,从有利于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角度,从培养和壮大核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角度,从再高端工业化角度等方面扩大开放的力度,发出类似1978年的能够长期坚持的对外资经济利用的统一的政策;(2)强制和引导:对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经营必须有强制投资的要求,同时配合核心技术本土化的要求,部分国产化的要求等;(3)有取有舍:外资利用必须在国民待遇下推进,同时要考虑对本土产业的发展壮大的助力;(4)大的区域试点要有产业定位和要求;(5)刺激外资的二次开放积极性:出外资的优先引入目录,建立类似特色小镇这种专门针对外资的经济集中体的打造。

 

赵进(江苏省商务厅):要发挥外资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是进一步开放制造业领域,二是让其享受国民待遇,三是鼓励其投入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如何才能给外资足够的吸引力?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中国制造,在中国消费高质量高水平的外资更看重的是国民待遇和公平稳定的营商环境。

 

杜运苏(南京财经大学):现在吸引外资有两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人民币汇率和资本管制,这方面是外资进入中国的重要考虑因素,国家需要加快改革,稳定预期;二是税费,如果欧美进入减税周期,我国要及时研究跟进。

 

孙月平(江苏省委党校):1.对外资的准入管制从过去的正面清单转向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2.必须逐步放宽的领域和环节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准入限制,国企资产和债务重组,资本市场的投资额度等等。3.要着眼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培育创新动能,处理好外资准入中的开放、效率、公平和稳定的关系。

 

曹玉平(河南大学):首先,要结合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动态演变现状和未来升级方向,发挥外资对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的促进作用。在资本稀缺劳动丰裕的背景下,以前吸引外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国外丰富的资本和远离前沿的中低端技术,新形势下,我国吸引外资应以利用国外资本助推我国创新型经济体的建设。其次,通过理论、实证以及历史案例研究,探讨有利于国外先进技术向我国溢出的企业组织形式、国际研发合作模式等,并通过战略性贸易或产业政策助其实现。

 

施康(香港中文大学):

1.新一轮的引进外资要和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以外资融化国企坚冰,带动民资,加快国有的混改;


2.要分析上一轮不少外资,比如零售业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原因,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改善营运环境;


3.新的外资引进要有选择,应该引进能给国内企业带来正面溢出效应的企业。


4.在引进外资过程,完善我们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不足之处。

 

刘根荣(厦门大学):从根本上讲,我国已进入产业升级和优化的新阶段,对外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利用好以下的政策工具:


一是利用好产业政策。及时制定和调整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目录,明确中国产业发展方向。


二是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优化国内的经商环境,构建可持续的制度竞争优势。


三是防止短期外资大量转移进入短平快项目或资本市场,造成短期经济波动加剧


四是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与汇率形成机制。


五是在WTO的框架下建立行业保护机制。


同时,高素质人才是行业发展、技术创新的主导性生产要素。引进外资,更要做好引进外智工作。

 

刘建森(徐工集团):利用外资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建议:


1、对外资开放的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对外宣传要统一口径,不能言行不一致,更不应出现杂音,比如,东部地区对外商投资需要提高投资标准、提高环保标准等,这些可以做,但是一旦作为宣传重点,则一定会影响外商投资信心。


2、各级政府要对外商继续实施亲商护商政策,要守信用重承诺,尤其是已经承诺过的优惠政策要切实落实,不能自行变更,否则就会动摇现有的外商信心,还有可能影响其他人来华投资的信心


3、加强沟通与宣传,利用外交渠道、工商协会等管道做好吸引外资的宣传。


4、慎用,,更要保护好外商、外企,不能拿外商、外资企业当作撒气筒、替罪羊。


5为什么世界上把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作为一类投资国,主要是政策透明、有法律保障、有章可循。中国对于涉及外商投资的政策,包括税费、汇率、外汇管制等政策,都要慎重,可以征求外商协会的意见,不要仓促出台

 

张月友(南京财经大学):

第一,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从具体企业的角度看,有三个层次:一是对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活动的规制。二是对企业间市场关系的活动的规制。三是对企业与政府、社会关系的活动的规制,这方面的政策法规最多。


第二,新一轮引进外资的过程也是引进外智的过程,是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必须打造开放性经济新体制,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开放制造业,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改革外商投资审批和产业指导的管理方式,向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转变,促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


第三,逆向外包战略。

 

毛德勇(浙商银行):以前我们引进外资是解决资本和技术的问题,个人认为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劳动力问题和技术问题,关键是要解决技术问题。建议在新的引进外资举措中,重点以建设全球特色小镇为基本思路,通过国家的宏观规划,引进外资加上本土资源,建设国际产业集聚园区,以此促进提高我国实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司增绰(江苏师大):1、当前招商引资要引资、引智、引产业相结合;2、引服务业与制造业相结合;3、引资时应摒弃挖到篮里都是菜的思维,因为这种思维在当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仍很普遍;4当前的招商引资,还应避免铺摊子,过度建设开发园区;5在招商引资中,在关注招商大项目、标志性项目的同时,也应重视中小项目的招商,重视招商产业的多元化、多业态,优化产业生态。

 

庞春(华南理工大学)可能引人比引资更重要,人来钱来,人走钱离。

 

1.进一步开放生产性服务业,对内对外一起开放,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


2.加快推进与发达国家的双边投资谈判


3.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在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鼓励把对外并购和返程投资结合起来,提供关键零部件和高品质产品与服务,尤其是加强经贸联系,瞄准欧洲利基市场小巨人企业招商引资和购并。


4.国内企业首先要在产品质量和品牌上下功夫,形成更强的与外资合作的能力

 

李群(南京审计大学):今天的引资应转换成:引进外资以市场促创新、促就业、促发展。


1、政府只要在引资领域建负面清单,排除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不分传统和新兴,不分低端和高端,都有创新的空间,要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以竞争促创新。


2、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可缓解就业的压力。


3、政府要做的,就是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对国资、民资、外资都本着国民待遇和公平贸易的非歧视原则,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通过国资、民资、外资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4、在新的引资过程中,不要将其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直接指标,不要出现为引资而引资的一窝蜂、竞相杀价的现象。

 

文字整理:查婷俊

每周一三五推出独家观点


往期精华:

重大结构性失衡下如何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全球化逆境中的开放战略与建设制造强国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土地流转问题

江苏聚焦富民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途径

产城融合创新:江苏版特色小镇的建设方略

当前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对策

当下经济如何做到“以进促稳,进中求好”?

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见底?

从“双顺差”到“一顺一逆”:我国国际收支变化的动因、影响与对策

如何“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

扬子江城市群如何协同发展?

房地产业作为“动力产业”的功能:历史地位、现实窘境和未来展望

苏北发展能否走生态经济新路?

苏北发展能否走生态经济新路?

新能源骗补现象产生原因与对策

精准扶贫:路径与机制

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在哪里?

如何缓解资产荒?

发展高端产业等同于创新吗?

如何实现产业转移?

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走势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诈骗为什么会形成产业集聚?

G20后中国经济社会形势与任务

解读“全球增长共赢链”

- END -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长江产经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