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社我来讲」今晚19:00,中国传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首席记者张钧讲《述林》里的中国往事

松社我来讲


12月13日(今晚)19:00,中国传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首席记者张钧做客第268期「松社我来讲」他将为我们分享新书《述林1:战争阴云下的年轻人》,提供触摸抗日战争的另一种路径。本场分享活动免费参加,并设有互动环节,欢迎读者朋友届时前来参加并向嘉宾提问哦!

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出品

权威的编辑团队。借助口述研究中心的专家力量和口述专业人员的力量,特别是该中心目前积累的丰厚口述资源,通过对二十一位跨世纪老人的亲身口述采访,真实展现七十多年前抗日战争史中的某种民间生态。


民众视角

,提供大历史视角外,。

从普通人的生活的视角出发,透视平凡个人在那场战争的真实生活百态,触摸历史发展的脉络,看到重大历史进程中普通人生活的轨迹。即使口述主角为重要的历史人物,其讲述角度也是个人生活。




本书插图:1946年,上海。全家福,后排左起吕和声,前排左起李杏杉(吕和声供图)


有关战争的跨时代回望,两代人关于青春、生存、人类永恒情绪的交流

七十多年前,国难当头,硝烟弥漫的土地上,年轻的中国人活着、爱着、憧憬着。 仇恨、恐惧、愤怒、喜悦,人类的种种情绪,不会因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消磨殆尽。

到2016年,。七十一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人的一切消逝,年轻的容颜、爱情、活力、记忆,甚至生命。就像书中那些老人讲述的一切,其实在七十年多前就已经结束,都不在了。但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这些事情应该是真实发生过的。当兵、求学、逃难、出国,这些年轻人在硝烟弥漫的中国土地上艰难地展开着自己的生活。

这正是这本书希望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能感受到的。我们试图通过二十一位老人对抗日战争的点滴回忆,使今天的年轻人对那场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战争产生一点新鲜的感受。


细节中洞悉人性与历史

,尽管这些故事和细节有时会显得琐碎、絮叨,但它们会让你暂时从正面战场、敌后战场、飞机大炮这样的暴烈中挣脱出来,历史在非黑即白的世界之外,还有很多值得触摸和探寻的所在。


本书插图:1942年“满映”出品的电影《黑脸贼》剧照,左为饰演黑脸贼夏辉的张奕,右为饰演妓女紫花的赵爱苹。


嘉宾简介

张钧

中国传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首席记者,策划并执行了多个口述历史项目,完成大量个体生命史访谈。主编的口述历史系列图书《述林》即将陆续出版。


嘉宾主持

杨晓彬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FM91.8私家车广播总监 


作品推荐


《述林1:

战争阴云下的年轻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11



本书是中国传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团队采集的非虚构纪实文集,团队成员走访了二十一位中国抗日战争的亲历者及其家属,收录了二十一位老人对抗日战争的点滴回忆。这些世纪老人回忆年轻时代遭遇这场战争时迁徙漂泊、辗转求学、敌后杀敌、远征缅甸、文艺抗敌,用故事和细节勾画出一幅普通民众的抗日战争史。书中所收录的这些讲述、手记,用故事和细节,为我们提供了触摸那场战争的另一种路径。个人的记忆,呈现的也是一个时代的真实。




「松社我来讲」林子里的年轻人——《述林:战争阴云下的年轻人

 

嘉宾:张钧   杨晓彬 

时间:2016 年 12月13日(今晚)

19:00 — 21:00

地点:松社书店

地址:郑州市文化路2号松社书店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无需报名


   


2008年,苏州阊门虹桥,晚年吕和声(吕和声供图)



《报务员》


吕和声·口述  张钧·采访  吴子祺、高海涛·整理校注  聂明明·拍摄

访谈时间:2011年3月7日


1938 年8 月,我从报上看到欧亚航空公司要招报务员的消息,当时我正在重庆电报局做临时报务员,因为电报局是二十四小时工作,要上大夜班,我那时只有十六岁,熬夜有点吃不消,就报名去考“欧亚”。


考取以后,我就在重庆进了欧亚航空公司。欧亚航空公司是中国跟德国汉莎公司合办的,另一家中国航空公司是跟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合办的。


工作就是打电报,“嘀嗒——嗒嘀嘀嘀——嗒嘀嘀嘀”,基本上都是密码。在航空公司,尤其是在中国航空公司,都用英文,“嘀嗒”就是“A”,“嗒嘀嘀嘀”就是“B”,ABCD 这么抄下来。


“欧亚”因为原来是德国人的,德国的字母跟英语差不多,但是电报打出来不是英语而是德语。也有四个数字的中文电报,那就要查电码本了。译电员根据你这份电文,查了以后写出字码,根据字码再发电。基本是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外语的,一种是用英语的简略语来相互联系,预备起飞,到达时间,都用三个英语字母表达,因为节省时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香港还没有沦陷,可以从重庆飞香港,还有经桂林到香港的航线,也有重庆到昆明、重庆到成都的航线。


我进公司时“欧亚”的飞机是德国的容克,三个发动机,轰炸机改成的民用飞机,底下有炸弹舱,可以用来放行李。“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德)开战,。欧亚公司的德国人就撤走了。飞机当时本来也不多,那么两三架,已经很陈旧了,他们撤走以后大概也就剩了一架能飞的。


报务员不仅是打电报,还要会看天气,报天气要看能见度是多少,风速是多少,这些知识都要学。我还学了看各种云图,雾、雨云、积雨云、层积云各种云。要测定高度,要自己目测。


另外,当时的飞机没有导航设备的,尤其重庆这样雾很重的城市,飞机下来看不见地面,有时候就要钻云下降,你万一钻在山头上呢?所以就需要盘旋一段时间,由我们在电台的楼顶上去听,这叫motor noise(马达声),听飞机声音。我一听,马上告诉他往东或西、北或南,这样驾驶员才能够绕几圈确定他的方位,才能钻云下降。


要学会听飞机的方向,这是其他部门的电报员不会搞的事,这就是特殊的情况。



(全文请见《述林1:战争阴云下的年轻人》)


本月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