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发展现状与思考


执业兽医制度是我国现代兽医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推进执业兽医制度建设,是规范兽医服务行为、促进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基本要求。水生动物执业兽医是兽医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水生动物执业兽医队伍建设和管理,对提高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执业兽医发展现状

1.执业兽医制度的建立

我国高度重视执业兽医制度建设。1997年开始,河北、辽宁等部分省份率先探索试行执业兽医制度,开展了省级执业兽医资格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2005年,第一次提出“要逐步推行执业兽医制度”。2008年新修订《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执业兽医的法律地位。2009年,、广西、吉林、重庆和宁夏等5省(区、市)组织开展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工作。2010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在全国展开, 2011年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考试首次在全国开考,执业兽医与医师、律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并称国内“四大执业国考”。执业兽医制度的建立,是推进我国兽医职业化发展、转变动物疫病防控方式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兽医制度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要求,更是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

2.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对象

取得兽医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在2009年1月1日前取得兽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以报考兽医全科类。取得水产养殖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可以报考水生动物类。报考水生动物类考试且成绩合格的,只能申请从事水生动物诊疗或诊疗辅助活动。

3.

,,加快了执业兽医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整合执业兽医资格准入、注册管理和诚信记录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将构建统一的执业兽医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严格规范动物诊疗活动和兽医执业行为,、整顿行动,2016年以城市动物诊疗机构为重点,全面强化动物诊疗活动管理,严厉打击动物诊疗机构、兽药经营机构、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无证经营、违规售药、非法行医、执业行为失范等违法行为,促进动物诊疗市场健康发展,完善以执业兽医为主体的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各级兽医主管部门也根据工作要求,加强执业注册和备案管理,对动物诊疗活动和兽医从业中存在的各类违法行为依法从严处理,从重处罚。

4.执业兽医人员队伍情况

自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实施以来,全国共有76868人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其中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的39808人,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的37060人。执业兽医已经成为动物疫病诊疗和兽医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力量,为落实“十三五”期间兽医工作的核心任务保障“四个安全”(养殖业诊疗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人才保障。

二、我国水生动物执业兽医人员基本情况

依据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数据,到目前我国具有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人员共3092人。有2540人通过参加2011-2015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取得了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其中1334人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1206人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经考核授予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师资格。为此,我们对历年获得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的人员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

1.人员学历情况

从汇总情况看,现阶段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占全部人员66.59%,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全部人员13.65%,专科及以下占全部人员19.76%(表1)。总体而言,执业兽医队伍学历总体情况趋向高学历化,其中36人具有博士学历,说明执业兽医制度的实施得到了业内人士,特别是得到了高学历人士的认同。

2.人员职业情况

由渔业行政、渔政管理、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水产工作机构是目前人员的主要职业构成,占全部人员的35.25%,渔用兽药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占比14.65%,水产养殖饲养单位从业人员比11.45%(表2)。总体而言,这三类人员是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资格人员主要职业类别。其他类职业人员占比高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品种较多,且养殖技术要求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类提供苗种繁育、病害防控、养殖管理等综合性技术服务公司发展较为迅速,成为执业兽医人员从业的重要渠道。学生考试人员占比偏高,说明执业兽医考试在学生中得到了重视,被水产类专业学生作为求职的“敲门砖”,得到青睐。

3.人员专业构成情况

自2011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别设置了兽医全科和水生动物类,水生动物类单独出题、单独发证,提高了水产养殖专业人员报考的积极性。但根据《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规定,取得兽医全科资格人员,可从事含水生动物等动物疫病诊疗工作,而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只可从事水生动物疫病诊疗,不得从事其他动物疫病诊疗。因此,降低了兽医等其他专业学科获取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资格的积极性,经考核授予的552人员也绝大多数为水产养殖专业。从统计的结果看,水产养殖类专业是目前通过执业兽医考试获得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的主要专业,占全部人员的95%以上。

4.人员执业情况

就目前水生动物执业兽医人员主要工作情况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在国家、省、市、县及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等渔业部门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渔业管理、水生动物病害测报、预警工作和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控,依托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实验室开展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创业培训工程,开展渔民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的培训,普及科学防控知识。二是执业于渔业饲料企业、水产养殖用药生产企业、技术性服务公司人员,从事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及渔需物资的销售。

5.继续教育情况

目前水生动物执业兽医人员多未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主要通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举办水生动物病害诊断和防治方面的培训班,邀请专家就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水产养殖用药规范使用等内容授课,达到对有关人员知识更新的目的。自2014年起,,各地积极选派了一批具有执业兽医资格的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为提升水生动物执业兽医人员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水生动物执业兽医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生动物执业兽医人员数量不足、配套管理法规不完善、教育与培训严重滞后、行业自律不足(略)。

四、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引导

要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水生动物执业兽医人员的法律意识,在加大政策宣传的同时,针对我国水生动物执业兽医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鼓励和引导各类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人员参加执业兽医考试,特别是渔业乡村兽医、养殖单位病害防治人员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有条件情况下,对基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工作人员通过执业兽医考试给予一定的鼓励或奖励,逐步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打造一支素质好、业务强的专业队伍。

2.细化管理,加强协作

 针对水生动物执业兽医队伍管理现状,建议兽医主管部门与渔业主管部门加强协作,从实际需要出发,逐步建立起符合水产养殖业发展需要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考核、认证制度。尽快出台基层水生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对配置专业人员数量、资质要求提出指导意见,以指导地方基层水生动物执业兽医队伍建设,更好服务于渔业生产需要。

3.组织培训,提升能力

水生动物执业兽医队伍才刚刚起步,人员素质亟待加强,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随着水产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养殖技术的不断更新、渔民对水生动物兽医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需加强执业兽医人员终身教育和知识更新工作。进一步完善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培训的重点和目标,科学合理设置学科专业教育,满足相关人员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切实提高执业水平。

4.实际出发,放宽限制

2013年,,出台办法授予了一批执业兽医师资格。多数为大专院校教师,这些人以教学、科研工作为主,不可能从事基层一线实际工作。建议参照我国各类改革中通常采取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做法,将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师资格授予条件放宽到从事相关实际工作一定年限的人员,符合相关条件的直接授予其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师资格,以迅速壮大执业兽医队伍,有效缓解基层一线执业兽医奇缺、不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矛盾和问题。此外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只允许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考取,而与其相近的水生动物、遗传等水产类专业无缘报考,降低了水生动物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建议将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专业要求放宽。

5.建立机制,

加强饲养、兽药、饲料等企业和水产原良种场等配备执业兽医的要求,这类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均涉及水产养殖生产环节,按照要求均应当配备与其业务相适应的具有兽医执业资格的技术人员,要将配备相应兽医人员作为企业的准入条件之一;执业兽医要定期向所在地主管机构报告年度内的从业情况;,将不按规定执业、违法使用兽药、阻碍动物疫病防控、不遵守职业道德的兽医从业人员,坚决淘汰出执业兽医从业队伍。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吕永辉  李明爽


转载及征稿声明

版权合作,请联系:songqh@ffrc.cn,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诚邀您投稿,爆料,投稿请注明发布平台,如想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请注明“微信公众平台”字样。一经采用,即付稿酬!稿酬由基本稿酬+点击率稿酬组成,欢迎来稿!投稿网址:http://kxyy.fi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