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十大好书,你看过几本?

2016年度10大好书已揭晓,你知道是哪几本吗?你又看过几本呢?下面湖图君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北鸢》

作者:葛亮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继《朱雀》之后,作家葛亮的“中国三部曲”第二部《北鸢》再次书写近现代历史、家国兴衰。葛亮首次追溯祖辈身世,将家族故事置于乱世流离、风云际会的大时代中,以世家子弟的家学承传、细致入微的考据功夫,凝炼成当代作家中罕见的绝美古典工笔,给读者带来生动立体的阅读体验。独树一帜的小说美学与历史情怀,更令读者对其未来有所期待。


《茧》

作者: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摆脱不了80后的标签,依然与80后们的成长有关,,笔触延展到祖辈、父辈的恩怨纠葛,使作品增加了对历史反思追问的厚度,令读者耳目一新。作者既有温婉细腻刻画细节的文字功夫,又有广阔纵深的视野延展,堪称新一代作家迈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


《二手时间》

作者:(白俄罗斯)阿列克谢耶维奇 著 吕宁思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推荐理由: 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新作《二手时间》依然延续非虚构写作,以口述采访的形式,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被访者不同侧面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转折的时代,作者撷取历史中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


《望春风》

作者:格非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推荐理由:凭借《江南三部曲》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之后,作家格非新作笔触回到故乡,为普通人“作传”。《望春风》以格非一贯优美讲究的文字,如“清明上河图”般展开江南乡村的生活画卷,更为中国农村半个多世纪的遭际衍变留下履印。这是作家对渐行渐远的故乡一次深情的回眸,也是为当下时代变迁中的纷繁与迷幻所做的驻足和反思。


《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

作者:徐贲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推荐理由:徐贲近年来的写作,有一个很突出的、反复出现的主题,即公民教育与公共生活的建构。《统治与教育》系最新出版“徐贲文集”中的一部,仍然延续了如此思路。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更系统,更有历史感,,深入探讨了统治与教育、政体与国民之间的关系。更为可贵的是,徐贲的文字深入浅出、条缕清晰,。


作者:[美]罗伯特·杰伊·利夫顿 著 、刘伟 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探寻他们的心理世界,试图回答“为什么普通人会变得邪恶”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环境。值得回味的是,邪恶被合理化、甚至崇高化的危险,并不仅仅存在于某个特定年代的特殊群体,以纵深的历史眼光审视,只要人性的弱点存在,这样的思索与警示就永远不会过时。


《城:我与北京的八十年》

作者:孔庆普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推荐理由:孔庆普老先生是北大土木系科班出身,大半生从事北京城市建设相关工作。这部文字朴实无华、情感克制内敛的回忆录不仅留下了个人记忆,更从工作的角度、以翔实细致的第一手资料提供了一部长达半个世纪的“北京城市变迁史”。无论是时代更迭中的个人命运起伏、还是对一座古老都市在现代化过程中变革的见证,这样的个人史都弥足珍贵。


《丝绸之路》

作者:[英]彼得·弗兰科潘 著 邵旭东、孙芳 译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一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作者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突破以往“欧洲中心”的视角,以全新角度、“多线程史观”观察和描述人类的历史,展现了被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叙事有意无意间遮蔽、忽略、歪曲的历史风光。作者表达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尘土》

作者:贾行家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网络时代为“业余选手”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贾行家就是这样一个被读者惊呼“来者不善”的“文坛外高手”。其或长或短的文字最初发表于网络,不张扬、不喧嚣,却以独特的质地引起读者注意。散文结集《尘土》以哈尔滨等东北城市为背景,描画普通人的运命与市井百态,以看似不动声色的平静,“单刀入阵”,直击人心。


《世间已无陈金芳》

作者:石一枫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石一枫的中短篇写作近年崭露头角、反响不俗。以《世间已无陈金芳》为代表的作品,用精准利索的文字,描绘了当下都市青年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近十几年人们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的奋斗挣扎与困顿迷茫。幽默诙谐的京味儿语言、亦庄亦谐的叙述风格运用得恰到好处,也使“京味儿文学”有了新生代的传承。


识别二维码

关注有惊喜